滬港通或成「雞肋」 官媒牛市論遭打臉(圖)


滬港通被指不能解決大陸股市圈錢市等實質不良問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11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滬港通開通首周交易持續趨冷,給官方媒體鼓吹的滬港通將帶來牛市的論調潑了冷水。滬港通並不能改變中國經濟低迷的局面,也不能解決中國股市自身存在諸多實質性的不良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滬港通很可能淪為「雞肋」。

滬港通首周交易趨冷 降至冰點
 
滬港通股票交易意味著大陸投資者與國際投資者可以相互買賣規定範圍內的滬股和港股。17日已正式開通,當日投資市場出現分歧,國際投資者和大陸投資態度迥異。
 
不過這一週來的交易逐漸趨冷,數據顯示滬港通首周資金額度使用量逐日減少,滬股通每日使用額度從17日的100%降至20日的7.7%;港股通則從17日的16.6%降至20日的1.9%。21日滬港通兩地消耗額度再度降溫,截至21日收盤,滬股通剩81%,消耗23.4億元,港股通消耗1.7億元。
 
港交所對此聲言並不著急,反觀最焦慮的是一批中小型券商。有不少券商為備戰滬港通,斥資數百萬元以致近億元為交易系統升級,又推出免佣金等優惠,可是幾天下來成交寥寥可數,回本遙遙無期,有在港券商坦言滬港通根本無助增加生意,現時成交冷清成為夢魘。
 
據香港《明報》報導,時富董事關百良表示,滬港通雷聲大雨點小,以現時的氣氛,恐怕在可見的將來都未能回本,「不少券商由於初期免佣,只能靠利息收入,但成交太少,銀行提供的人民幣價差亦不理想」。
 
香港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表示,首批參與滬港通的券商有97家,大多數是外資投行或大型券商,港交所針對散戶的推廣工作亦不足夠,當局應盡快檢討交易額過低的原因,並想辦法協助中小型券商減低成本。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天流入A股的香港資金可能會減少,滬港通或成為無人問津的「雞肋」。甚至有聲音質疑,滬港通可能成為第二個港股直通車。2007年,「港股直通車」曾受到市場的關注,推動港股指數暴漲逾萬點,但最終引起爭議被中共當局叫停。
 
滬港通不能改變大陸股市的問題
 
在要實施滬港通的消息傳出後,大陸官方媒體和御用學者開始全力造勢稱,「有利於優化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牛市將至」。甚至就連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也為「牛市論」火上澆油,認為滬港通將為A股市場帶來「七八萬億美元」的活水。而現下滬港通趨冷的這種情況無疑讓熱炒滬港通的官媒大失所望,尤其是對於牛市將至的論調,更是當頭一棒。
 
亦有分析人士認為,滬港通雖然是A股市場開放的舉措,但滬港通並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局面,更沒有解決中國股市自身存在的包括圈錢市在內的諸多實質性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寄希望於滬港通能帶來大量的海外資金來開啟A股市場的大牛市,這無異於是痴人說夢。
 
在中國大陸,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大陸股市從2007年至今已經熊市七年,滬指從最高6124點一路下滑,經過七年3萬億元市值灰飛煙滅。中共政府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在干預股市,在熊市中煎熬的投資者信心極度不足,大陸股市也在不斷絞殺民眾的財富。
 
大陸股市現存的種種弊端,讓其從1990年成立至今只有二十幾歲的「年紀」卻病入膏肓。在中共政府的制度下,尤其被各界貼上了「政策市」和「圈錢市」的標籤,更讓大陸股市在全球資本市場成為異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