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投資」的不歸路

【看中國2014年06月15日訊】6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前5個月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數字:15.37萬億元(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7.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應該說,17.2%的增速不算低了,是GDP增速的兩倍有餘。但如果你看一下去年以來的走勢圖就會發現:進入2014年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下了一個台階,平均比去年降低了3個百分點。這一方面向我們揭示了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原因。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活動,包括修建廠房、購置設備等。而投資率,是指一個地區或者國家,一段時間內固定資產投資跟GDP的比率。6月13日晚,我梳理了一下1993年以來中國的投資率,雖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數字仍然讓我震撼不已,感到後背上冷氣直冒。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投資率在20%左右。新興經濟體在經濟騰飛期,投資率會比較高。從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歷史經驗可以看出,它們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投資率會上升到40%左右,甚至個別國家會接近50%。如果投資率長期維持在40%以上,則意味著經濟增長對投資過度依賴,投資效率低下,人民未能分享經濟增長成果。長期高投資率的後果,是必然爆發金融危機。原因很簡單,你的效率太低,錢都被玩死了。

中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投資率比較正常。比如1995、1996、1998、1999這四年分別是33.4%、34.7%、35.8%、36.6%。進入21世紀,投資率不斷提高,而且一去不回頭。2003年達到47%,已經接近警戒線。2006年,第一次突破50%,達到52.3%。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出臺四萬億刺激政策,投資率急劇上升到2009年的66%。2010年至2013年,投資率分別達到69.5%、66%、72%、78.5%!所以,即便2014年以來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中國目前的投資率仍然維持在70%以上。也就是說,中國過去十年的投資率全部維持在47%以上,而且最近5年都維持在65%以上。然而,就在這樣驚人的高投資率支撐下,經濟出現了增長乏力的現象。

中國為什麼長期維持這麼高的投資率?原因很簡單,投資效率偏低。由於歷史上長期實行計畫經濟,政府習慣於過度干預市場,再加上國有企業一直規模龐大,其結果是:在中國,政府是最大的投資方。尤其是2004年以後,城鎮化加速,房地產崛起,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從「製造業+進出口」轉換為「房地產+地方債」,各地發展經濟對投資的依賴症有增無減。大量的低效投資,無論是對GDP的貢獻還是對就業的貢獻,都非常有限,所以就需要不斷投入。

比如最近幾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亞軍」天津(冠軍是重慶),年固定資產投資過萬億,規模超過英國。大建設的結果,是產生了不少「鬼城」,住宅、寫字樓大面積空置。最近幾天,有記者對天津房屋空置問題進行了調查,稱天津為開發商的「跌倒聖地」。其實,在投資上瘋狂裸奔的城市比比皆是,重慶、武漢、瀋陽、成都都不亞於天津。全國範圍內,到底在空置房屋上「壓死」了多少資金,根本沒有人說得清楚,但肯定是萬億級的。這些投資被計入了GDP,但沒有產生任何用途!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出來了:中國為什麼能這麼長時間維持高投資率,而沒有出現大問題?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利率沒有市場化,普通儲戶長期被迫接受低存款利率,考慮到真實通脹率,很多年份儲戶獲得的是負利率。再加上中國的社保體系不健全,退休金替代率低,老百姓儲蓄意願高,所以銀行裡有的是「便宜的錢」。這是投資率長期偏高的資金基礎,說白了,老百姓作出了貢獻。二是政府強勢,在貨幣發行、稅收、土地上擁有巨大權力,這些權力可以帶來巨大的資源,彌補、掩蓋長期低效投資帶來的問題。

無論如何,70%以上的投資率非常危險。這幾乎是發達國家的3.5倍,根本無法長期維持。所以,去年以來國家壓縮落後產能,不出臺「強刺激」措施。但由於經濟結構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所以經濟增長馬上就出現了問題。不管怎樣說,2013年78.5%的投資率,應該成為一個紅色警戒線,再也不要觸碰,而且要通過真正的改革,在保證就業的前提下,將投資率逐步調整到50%以下。否則,中國經濟就會像長期不服藥的高血壓患者,早晚會爆血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天天說錢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