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各地爆發遊行示威,抗議舉辦世界盃。(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06月12日訊】巴西是唯一5奪世界盃的國家,也是足球運動最普及、最大眾化的國家,曾有巴西人形象地說,足球在巴西每一片沙灘上,每一座貧民窟的陋巷裡,每一個窮孩子的赤腳下,足球在巴西每一個人的血液中。倘在一年前,不會有任何相信,巴西這個「桑巴王國」會對世界盃足球賽說不——何況這次賽事還在自己國度舉辦。
然而這一切居然真的發生了。
酷愛足球的巴西人對祖國舉辦世界盃說不!(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今年4月初,巴西《聖保羅頁報》組織了一次大型民調,民調覆蓋全巴西162座城市,受訪人數多達2637人,民調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受訪者中55%認為,舉辦世界盃對巴西弊大於利,認為利大於弊的僅36%,而一年前這兩項比例分別為44%和48%;受訪者中支持巴西舉辦世界盃的比例僅48%,這是2007年巴西奪得世界盃主辦權後,第一次出現支持舉辦者不過半的局面,2008年首次民調時,支持率高達79%,而反對率則僅有10%。
究竟是何原因,讓酷愛足球的巴西人對祖國舉辦世界盃說不?
許多體育界人士認為,預算超標和施工誤期,耗盡了巴西人的熱情和耐心。
2010年時,巴西政府公布的世界盃12座場館建設預算僅為48億雷亞爾,今年初卻已翻了近一倍,達80億雷亞爾,且這還僅僅是場館本身的費用。
「桑巴民族」熱情有餘,但紀律性和項目控制能力卻並非強項,在政府漫不經心的組織、安排下,巴西人的長項在世界盃籌辦過程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其弱點卻暴露無遺,許多新建、改建場館工期一拖再拖,工期的拖延不僅增加了預算成本,而且加劇了工程擾民現象,引發諸多不滿。
人們原本希望,巴西世界盃的申辦,可以讓諸多原本發展滯後的城市、社區,獲得一個「搭順風車」的機會,因為賽事的主辦將新建、改建許多重要的基礎設施,如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綠地、公園及社區活動設施等,然而預算和工期兩大瓶頸的持續收縮,迫使主辦方不得不收縮戰線,將主要投入集中在場館本身,這自然令許多巴西人大失所望——世界盃再好也不過是球賽,可公路、地鐵卻是生活的一部分。
這一論點看似理由充分,卻並非沒有令人費解之處。
事實上巴西2014年世界盃的籌辦問題,早在2012年左右就逐漸凸顯無疑,甚至,人們的擔心一度比今天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如今人們好歹知道,場館建設問題和預算問題,不足以讓本屆世界盃無法「開張」,而在2012年末,真有許多人因工期的一拖再拖,擔心某些場館甚至到了開幕式當天也無法交付使用。
自去年6月起,巴西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遊行,示威蔓延至國內幾十座城市,走上街頭的群眾人數一度在百萬以上,但當時的民調卻顯示,巴西人並不希望搞砸自己家門口舉辦的世界盃。去年6月6月22日美國《時代週刊》進行了一次民調,結果表明,雖然支持示威的受訪者比例高達3/4,但支持舉辦世界盃的也高達2/3。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如今巴西街頭的示威、抗議雖仍有,卻遠比去年這時候緩和得多,緣何世界盃的主辦,反倒更沒人緣了?
關鍵在於經濟和政治。
今年是巴西世界盃舉辦年,也是巴西大選年,巴西政府為臉面和選票,不惜在世界盃籌辦方面一擲萬金,在資金投入捉襟見肘後便著手壓縮教育、市政服務等與民生關係更加重大的公共服務,從而加劇了隔閡與矛盾。正如前球星羅馬里奧在法國《隊報》上所言,。中產階級的年輕人不一定需要足球,但他們都需要教育,如今世界盃成了上層社會的遊戲,卻要民眾為他們埋單,世界盃可能是偉大的一屆,卻並非巴西人民的世界盃——因為他們買不起門票。
去年6月的示威,起因看似微不足道:阿萊格裡港當局想在聯合會杯足球賽期間上浮公交票價7%,結果引發公眾不良聯想和憤怒抗議,巴西聯邦羅塞夫總統在事發之初又低估了人們的不滿,高估了當時擁有極高支持率政府的「容錯能力」,結果導致不滿蔓延至全國,人們開始將矛頭指向政府,並遷怒於自己心愛的足球——或乾脆說,政府心愛的足球賽事主辦權。
正如巴西社會學家、熱圖里奧.巴爾加斯基金會的杜塞.潘多爾菲所認為的,政治家和選民保持距離是巴西的傳統,軍政府時代如此,盧拉-羅塞夫的左翼政黨執政時代也如此。但隨著巴西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中產階級力量逐漸壯大,他們對「新權貴寡頭聯盟」的形成和自身政治、社會地位的被忽略十分不滿。自2012年起,部長、議員們眾多腐敗醜聞相繼傳出,令公眾不滿陡增,這和政府一味追求經濟增速,忽略公眾不滿有很大關係。隨著經濟增速下滑,通脹加劇,社會矛盾便再難掩蓋。
去年巴西Datafolha研究所一份民調顯示,政治家們對公眾的忽視是不滿的根源,79%受訪者認為政黨忽視了他們,76%認為政府,82%認為議會。67%的人不滿公交價格太高,38%不滿腐敗,35%對政客不滿。
申辦世界盃、奧運會之際,正是本輪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前夕,當時巴西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身為「金磚」之一備受矚目和期待,巴西人普遍受此鼓舞,希望借連續主辦大型體育盛會,凸顯巴西的大國形象和巴西人的民族自豪感,加上2014年舉辦的,又是自己所最鍾愛的足球賽事,全民歡呼、支持在情理之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一段時間裏,巴西彷彿置身金融風暴之外,仍保持著7-8%的高增長率,這讓巴西政府和許多巴西人產生了「我們比發達國家還棒」的樂觀心態,對世界盃主辦過程中不斷湧現的問題,他們普遍選擇了漠視、寬容,而一味期待著2014年的舉國狂歡和萬眾矚目。
當時上至聯邦政府,下至普通民眾,人們都以為巴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擺脫金融危機影響,重返經濟增長快車道的,甚至在新興國家行列裡也名列前茅,正是出於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樂觀,羅塞夫政府才下決心調高本已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巴西基準利率,希望「擠泡沫」、「控通脹」。
然而2010年恰是樂極生悲的一年。
這一年,巴西經濟增長率達到7.5%,第二年就令人瞠目結舌地回落到2.7%,2012年更創造出0.9%的低增長率,這讓許多巴西人感到猛醒:原來巴西還沒有奢侈到犧牲社會福利和基本民生,去主辦如此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全球狂歡節」的地步。
去年的全國抗議,參加者主要是中產階級,都市貧民並未普遍捲入。這些都市貧民既是羅塞夫、也是足球的「基本票倉」,他們能穩住陣腳,聯邦政府和2014年世界盃的主辦,也就有驚無險。
但一年過去,問題並沒有變得輕鬆起來:2013巴西GDP增長率雖回升至2.3%,但在很大程度上拜了世界報場館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之賜。根據巴西央行今年初的數據,2013年,巴西經常帳目下赤字已高達814億美元,同比升幅高達50%,佔GDP的比重則從前一年的2.41%,猛增至3.66%,較市場預期高出34億美元之多。與之相比,同期巴西貿易盈餘僅25.58億美元,同比減少86%以上。
因為貧富懸殊加劇,羅塞夫及其政府最重要的支持群體——中低收入階層對「高投入增長模式」反感加劇,中低收入階層對政府挖肉補瘡,將在他們看來本應用於增加社會福利投入的資金(巴西近年來醫療、教育等公共福利缺口越來越大,公眾對此怨聲載道),投到世界盃籌辦上開始耿耿於懷、怨聲載道,對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併進而遷怒於最喜歡的足球運動。
2014年不僅是巴西世界盃舉辦年,也是巴西大選年,在許多巴西人看來,政府為臉面和選票,不惜在世界盃籌辦方面一擲萬金,在資金投入捉襟見肘後便著手壓縮教育、市政服務等與民生關係更加重大的公共服務,從而加劇了與政府間的隔閡與矛盾。正如前球星羅馬里奧在法國《隊報》上所言,年輕人不一定需要足球,但他們都需要教育,如今世界盃在巴西已成了上層社會的遊戲,卻要普通民眾為他們埋單,2014年世界盃可能是偉大的一屆,卻並非巴西人民的世界盃——因為他們買不起門票。
通俗地說,巴西人、尤其巴西窮人依然熱愛他們血液裡的「桑巴足球」:他們說不的,僅僅是在他們看來損害了自己利益的2014年世界盃主辦罷了。
倘經濟面得以改善,政府可以通過確保社會福利、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投入穩定、增長,安撫惟恐大型賽事主辦讓他們實際利益受損的巴西民眾,則儘管可能背上長期性財政包袱,巴西人對世界盃等大型賽事的熱情會有所上升,不滿則會顯著下降。反之,他們會更加鬱悶、煩躁和惱火,不僅會在選舉中「用選票報復」,更會遷怒於兩年後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畢竟,和世界盃足球賽相比,奧運會盈利可能性更低,而巴西人喜愛的項目比率則更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