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
白髮四老人,昂藏南山側。
偃臥松雪間,冥翳不可識。
雲窗拂青靄,石壁橫翠色。
龍虎方戰爭,於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鏡,漢祖升紫極。
陰虹濁太陽,前星遂淪匿。
一行佐明聖,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舒捲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難測。
飛聲塞天衢,萬古仰遺則。
這首詩是唐朝李白的《商山四皓》,說的就是秦末漢初(前200年左右)之際,商山四皓隱居商山,後出山輔佐太子劉盈的故事。
"商山四皓"是歷史掌故,千百年來流傳民間。指的是東園公、甪裡先生、綺裡季和夏黃公四位著名學者。他們長期隱藏在商山(今陝西省丹鳳縣境內)。商山地形險阻,景色幽邃,非常適合隱居修道。"修道潔已,非義勿動",這四位隱士出山時都80有餘,眉皓髮白,所以時稱"商山四皓"。秦末,四皓見秦施暴政,避秦焚書坑儒,隨退入商山隱居,曾作《紫芝歌》,歌云: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虞世遠,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累,人不如貧,
賤之肆志,乃共入商。
四皓助太子登基
漢初,漢高祖劉邦聽說他們德高望重,多次派人攜帶重禮,想聘請他們進京做官,以輔佐朝政,但被婉辭拒絕,他們寧肯過著採芝而食,清貧而安樂的生活。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呂后聞聽,非常著急,便遵照開國大臣張良的主意,聘請商山四皓出山輔助太子。
有一天,劉邦與太子一起飲宴,他見其背後站著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一問方知,乃是久聞大名的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謝罪道:"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劉邦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認為太子一定會得到他們的信任和幫助,將來繼承王位自然有相當的保障,便打消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儲君的主意,從而使得西漢王朝政權避免了一場人為的災難而順利交接。
後來劉盈繼位,即為漢惠帝。四皓拒絕接受漢惠帝的封賞,隨即返回商山,退居林下,過著隱逸弈棋,逍遙世外的田園生活。卒後皆葬於商山腳下,丹江之濱。後來,漢孝惠帝敇立"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碑,召令百官四時掃墓,以示尊敬。
商山四皓碑林園
今建有商山四皓碑林園,位於丹鳳縣城西7.5公里的商鎮西街,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巨塚羅列、古柏環繞、碑石林立。歷代過往商山之文人騷客以四皓為題,盛讚四先生高風亮節的詩詞達幾百篇,比如李白的《過四皓墓》,吳筠的《高士詠•商山四皓》等,都是千古傳唱的名篇。
李白《過四皓墓》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
園綺復安在,雲蘿尚宛然。
荒涼千古蹟,蕪沒四墳連。
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
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
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旋。
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
今日並如此,哀哉信可憐。
吳筠的《高士詠•商山四皓》
萬方厭秦德,戰伐何紛紛。
四皓同無為,丘中臥白雲。
自漢成帝業,一來翼儲君。
知幾道可尚,隱括成元勛。
園內立50通碑,精選歷代文人雅士盛讚四皓先生的詩篇,邀請當代書法名家和文化名人書寫詩詞,勒石上牆,將古詩詞文與歷史文物、書法彫刻藝術融為一體。
歷史上以四皓在商山隱居生活為題材的繪畫作品為數不少。如《商山四皓、會昌九老圖》合卷(南宋時期,無款,遼寧博物館藏),《南山四皓》(漢代彩漆繪,朝鮮平壤博物館藏)、《南山四皓》(河南鄧縣出土南朝磚畫),《商山四皓》(馬遠作品,海外)、《商山四皓》)(戴進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四皓並四聘圖》(戴進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四皓》(吳偉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應聘圖》(蕭晨作品,故宮博物院藏)、《商山四皓圖》、《四皓弈棋圖》、《山居四皓圖》等等。德治與隱逸思想以及孝道觀念體現在了尊老重賢的四皓圖畫中,這往往是高隱和道德文化的象徵,由於政治功業參與其中,"商山四皓"成為文人土夫政治理想的寄託,這些以四皓閑居文事為描繪對象的作品,成了歷代文人雅士藉以寄託自身的精神抱負的象徵和隱喻。
前者四皓所歌,叫《紫芝歌》,其中提到了"曄曄紫芝",這紫芝就是商山一代的特產,即商芝,俗稱拳頭菜、拳芽菜。唐代《本草拾遺》說"蕨生山間,根如紫草,人採茹食之。"明代《本草綱目》也說:"蕨處處山中有之......其莖嫩時採取,以灰湯煮去涎滑,曬乾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其根紫色,皮內有白粉,搗爛再三洗澄,取粉作,蕩皮作線食之,色淡紫,而其華美也。"商洛一帶平民常年食用此物,可見,四位高人隱居民間,享受了民間美食,過著優哉游哉的散釋生活。四皓所食"商芝",已被後人開發為"商芝肉",是商洛地區傳統美饌。商芝入饌,味美無比,用帶皮五花豬肉和商芝烹製而成,紅潤好看,肉嫩細軟,清香誘人,細而不膩,極有地方特色,且還能享受悠久歷史的文化品味,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饌。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