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輿論在掩蓋些什麼?

作者:赤眉陳更  2014-03-18 07:5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3月18日訊】此次烏克蘭事變,意味著烏克蘭已不可能繼續其戰略上與俄羅斯的特殊關係,其在政治上倒向歐美已經無可挽回。評論家一致認為,對於那些對前蘇聯集團抱有某種粉色的復興幻想的人,這是一個清晰的結論性信號。這次的事件可以算作對所謂美俄後冷戰的一個最好埋葬儀式。


烏克蘭不可能繼續其與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又意味著什麼?美國著名國際關係事務評論家布熱津斯基說: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將不再是一個帝國,而是一個普通國家。

這樣,明眼人都明白,在當今的烏克蘭局勢下,俄羅斯焦頭爛額,普京「大帝」手足無措。

然而,中國普通群眾的認識卻不是這樣的。他們認為,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和歐盟在與俄羅斯的交手中處於劣勢,歐巴馬、奧朗德、默克爾在普京面前甘拜下風。

中國普通群眾這樣的與問題本質迥異的認識是如何產生的?

這是因為,中國輿論的引導者為了掩蓋社會主義傳統勢力夕陽西下的局面,將烏克蘭局勢的焦點放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更準確說,將克里米亞剝離出烏克蘭變局的整體背景,予以單獨地聚焦。

大廈傾倒,攝影者不予拍攝,只對準大廈前面的台階,說這台階十分穩固,這不是新聞的笑話嗎?

人說:「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此次烏克蘭變局,面對黃湯滿地,普京手疾眼快,揀得克里米亞一隻卵子,沒有破,唯此而已。

但在普通中國人的心目中,俄羅斯大勝,歐美十分狼狽。美、歐干涉他國,輸出普世價值,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戰略遇到了重大挫折。在基輔,推倒列寧像的行為是錯的,烏克蘭新政府是不合潮流的。這便是中國輿論的引導者所要告訴人們的。

筆者昨天撰文《科索沃獨立與克里米亞獨立的大勢對比》表述了這樣一個觀點:「(繼2008)小小的科索沃離俄向歐之後,烏克蘭繼續這一進程。克里米亞是赫赫巨塊倒向歐洲過程中遺於原地的散石和土秣,是大崩潰中的小完整,是大喪失中的小留存。對於共產黨人及其孑遺,對於中國夢中人,克里米亞獨立,是大痛心中的小安慰,大尷尬中的小脂粉。」這個觀點是對烏克蘭總體局勢的總結。今天,雖然發生了克里米亞基本可以斷定結局的全民公投(克里米亞獨立,倒向俄國),我仍然毫不猶豫地認為,這一觀點將是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

雖然毛已化作殭屍幾近四十年,「輿論不再一律」,但中國新聞輿論仍是嚴密管控下的新聞輿論卻是不爭的事實。面對中國普通群眾對烏克蘭問題的偏頗認識,我們不僅問一句,中國新聞輿論的引導者在掩蓋著些什麼,掩蓋的目的又是什麼?

以下這樣的鏡頭出現在我們的新聞播報中了嗎?

普京的敵人,剛剛被釋放的俄羅斯持不同政見者霍多爾科夫斯基在基輔廣場演講說:「我聽說和看到了烏政府在基輔的所作所為。它是在與俄政府協商後這麼做的。10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讓人想哭。這太可怕了。」「俄羅斯的宣傳一直在撒謊。這裡(獨立廣場)沒有法西斯主義者或納粹分子,準確地說,不比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街頭多。這裡都是普通人。」

2014年3月4日上午,美國國務卿克里前往烏克蘭基輔的獨立廣場遇難示威者紀念壇,哀悼遇難者。克里帶來了10億美金的能源補貼款項作為「見面禮」,面對基輔人民關切地詢問,回答說:「美國將會盡全力幫助烏克蘭」。烏克蘭群眾大喊「謝謝」。

五萬多俄羅斯民眾遊行示威,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出兵, 他們高呼反戰口號,要求普京下臺。

這樣的鏡頭並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新聞報導中。

輿論的錯誤引導,會導致國家作出錯誤的政策選擇。狂妄的大躍進是輿論一律的結果,瘋狂的文化大革命是輿論一律的結果。發動朝鮮戰爭,中國人民不知道自己是與聯合國為敵,與全世界為敵。今天,中國的普通群眾仍然不知道,在與世界為敵的立場上中國前進並不太遠:安理會關於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今天沒有通過,該草案13票贊成,投贊成票的除了美、英、法這三個老牌帝國主義,也包括阿根廷、亞塞拜然、澳大利亞、巴基斯坦、大韓民國、多哥、盧森堡、盧安達、摩洛哥、瓜地馬拉這些中國人民的朋友,1票反對,反對者是強盜自己:俄羅斯,1票棄權,棄權者是俄羅斯的朋友:中國。

在當年的朝鮮戰爭的問題上,也是這樣的,聯合國普遍反對中國出兵朝鮮,唯蘇聯給予某種形式的支持:它當時不是棄權,而是不出席安理會。

狼狽為奸是有歷史的,俄羅斯已經變了種,變了種也不影響狼狽為奸的友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