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撤資帶來的啟示

【看中國2013年10月23日訊】據報導,西班牙對外銀行近日減持中信銀行股份5.1%,股份下降了9.9%;9月份美國銀行宣布出售104億元建設銀行股票,持有股份由5%下降至1%;而早在5月,高盛集團出售了15.8億股工商銀行H股,清空了工行所有持股。在此之前的2009年,瑞銀、蘇格蘭皇家銀行也出售了所持有的中行股份。近兩年,中資銀行引進的境外戰略投資銀行紛紛減持或清空中資銀行股份,形成了減持風潮。外資銀行撤資出於多種目的,或為套利目的,或為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提高資本充足率的客觀形勢所逼,但亦反映當前中資銀行經營管理中的深層問題。

建立真正公司治理結構刻不容緩。中資銀行現行的公司治理結構離真正的公司治理相去甚遠,最大的區別在於董事長不是由董事會選舉產生,而是由政府任命;股東大會的權力和作用名存實亡,銀行的經營決策權實質掌握在政府委派的少數人手裡,未能按市場要求配置銀行資產。而外資銀行受限於20%的持股比例,話語權的缺失使其所起作用十分有限,無法影響中資銀行的經營決策,更無法改變中資銀行固有的經營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為此,要激活中資銀行活力,必須進一步深化當前公司治理改革,政府部門應把公司治理權完全交歸中資銀行自身,以讓其構建起完善的現代商業銀行運作體系。

打破政企不分不能久拖不決。當前中資銀行內部從上至下依然是一套完整的黨政官僚體系,作為銀行掌門人的董事長,是中組部任命的具有相應行政級別的高官,這使得中資銀行被打上濃厚的「行政烙印」。銀行董事長一方面要對中央政府負責,一方面要對股東負責,兩者之間往往會產生矛盾,使董事長和經營管理層把過多的精力用於平衡政府和銀行之間的各種利益關係,無法專注於經營發展決策。有時無法擺脫來自政府的各種行政干預,而做出有違商業經營原則的決策,嚴重掣肘了企業發展;有時為迎合政府意圖,投放了大量產能過剩項目和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使風險隱患放大。為此,要煥發中資銀行經營活力,應及時改變目前政企不分的經營管理體制,取消銀行法人政府任命制,讓銀行根據自身需要,由行業選舉產生。

改變粗放經營模式不能停在口頭上。中資銀行經股改上市成股份制商業銀行後,建立了公司治理結構。客觀地說,在經營方向上有所變化,經營決策和經營效益上也有所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強,但其經營本質依然沒有擺脫粗放經營的「窠臼」:在經營上走盲目擴張信貸規模賺取存貸利差的老路;信貸投放上「重大輕小」,惡性競爭突出;產業宏觀調控政策執行不嚴,導致出現大量重複建設項目和產能過剩項目;金融服務產品同質化競爭氾濫,中間業務亂收費現象突出;甚至為擴張規模以投資理財等多種名義規避監管等等。為此,中資銀行應克服盲目擴張行為,形成精細化管理模式,盡快還原其商業屬性,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嚴格規避經營風險,實現銀行業良性發展。

此外,要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疲軟,中國經濟正處於調結構、轉方式的艱難階段,經濟增長從過去2位數降到了現在個位數,並且還有進一步下降可能。隨之出現的大批企業經濟效益下滑,銀行不良貸款呈上升趨勢,以及因存款的利率市場化可能對銀行業產生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都有可能影響中資銀行投資者的股本安全和投資收益。為此,中國政府需堅定不移地推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實現經濟發展「軟著陸」。同時,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防止利率市場化改革出現的風險對銀行帶來不利衝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