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死後報恩叫做「結草」?(圖)
【看中國2013年09月23日訊】讀過西晉文學家李密《陳情表》的人,都知道其文章措詞哀慟懇摯,情真意切,李密對年邁祖母一片至誠的孝心躍然紙上,令人為之動容。而文中「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等詞,都成為經典名句,至今仍為後人廣泛使用。
那麼,為什麼死後報恩叫做「結草」呢?
「結草」的典故出自於《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據載,春秋時代晉國大夫魏武子有個愛妾,她沒有生兒子。
魏武子生病時命令兒子魏顆說:「我死後一定要嫁了她。」後來魏武子病危時,卻說一定要這個愛妾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後,魏顆就把她改嫁了,並且說:「病重了人就昏亂,我聽從他清醒時說的話。」
魯宣公十五年初秋的七月,秦桓公再次派大軍攻打晉國,並駐紮在輔氏這個地方。晉景公派遣大將軍魏顆迎戰,兩軍交戰中,魏顆看到一個老人把草打結遮攔秦國大力士杜回,杜回被絆而倒下,魏顆因此俘獲杜回,挽回戰局,立下大功。
晚上,魏顆夢見老人說:「我,是你所改嫁那個婦人的父親,你採用先人病勢尚未沈重、神智清明時合理的遺命,保全了我女兒的性命,我用這個方式來報答你。」後來,死後報恩就叫做「結草」。如宋朝蘇軾《到惠州謝表》:「精誠未泯,空餘結草之忠。」
此外,常見的成語「結草銜環」、「結草銜環」或「銜環結草」,是由「結草」、「銜環」二語組合而成,來自兩個不同的典故,都有報恩的意思。但是,「結草」主要是指死後報恩,「銜環」則偏重於生前報恩。故有「生當銜環,死當結草」之說,如明朝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願他早配公侯,簪纓奕世。我生當銜環,死當結草。」
「銜環」的典故出自於南朝梁吳均所撰《續齊諧記》。其內容是說,漢朝弘農華陰人楊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面,看見一隻黃雀被鴟梟攻擊。黃雀不敵受傷墜落樹下,全身爬滿螻蟻。楊寶把黃雀帶回家放在巾箱中照顧,用黃花餵食,一百多天後黃雀傷癒飛走了。
當天夜裡,楊寶夢見一個黃衣童子向他再三拜謝,說:「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承蒙你仁慈救治我的生命,恩德難忘。」黃衣童子說完,就拿出四只白玉環贈送給他,並說:「希望你的子孫品德高潔,就如白玉環般,而且位登三公。」
楊寶一生不肯出仕為官,家境清寒。後來,他的子孫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四代,果然都位極三公,高風亮節,無比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