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經濟的大麻煩

 2013-08-04 07: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8月04日訊】華盛頓 — 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看來正在催生出越來越多的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前景的悲觀論調。所謂的「李克強經濟學」雖然贏得不少掌聲,但看空中國也越來越有市場。中國經濟這次是否真的遇到了大麻煩?

紐約時報星期二(7月30日)登載的一篇由利明璋(Bill Bishop)撰寫的分析文章說,「看空中國目前已成為主流觀點,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篇關於經濟崩潰即將到來的報導。」

利明璋希望說的是,投資者要考慮到,輿論搖擺太快且過於極端,因為局面還沒有嚴重到那種地步。

不過,我們先來看看他所說的看空中國的主流觀點到底都說了些什麼。

利文提到7月29日彭博通訊社的一篇報導。該報導談及幾家大投行對中國經濟增長驟然減緩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研判。其中,所謂「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一說的首創者巴克萊資本的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增速若驟跌到3%,將會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 銅價跌幅超過六成;鋅價攔腰減半;原油價格則會降到70美元一桶。

巴克萊並非唯一對中國經濟可能發生的最壞狀況進行分析的投行。彭博的報導說,日本的野村控股,以及法國興業銀行都認為中國經濟今後兩年有增長驟降的可能性。

除了國際大投行,一些有聲望的經濟學家也加入到看空中國的「合唱」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在刊載於7月20日的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中斷言,「中國模式就要撞上長城了,而眼下唯一的問題是會撞得多慘。」

這位經濟學家說,中國已經達到了他所說的「劉易斯拐點」(Lewis Point),也就是說,中國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已經顯現短缺跡象。克魯格曼說,這應該是件好事,因為它能推動工資上漲、進而有利於中國經濟「再平衡」;但問題是消費增加是否能夠快到足以避免出現嚴重經濟滑坡的程度。

克魯格曼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國多年來不斷推遲進行必要的改革,轉而通過促使貨幣貶值,以及提供大量低息貸款來提振經濟發展。

克魯格曼說:「就在前幾天,我們還在畏懼中國人。而現在,我們卻替他們擔心。」不過他也指出西方經濟體正在經歷它們的「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也就是放債過多的私人借貸機構都在試圖同時追回貸款,而這樣的行為會導致經濟整體衰退。他說,正是基於這種現狀,其他國家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中國遇到的新麻煩。

大約十年前著書預言中國將要崩潰的美國人章家敦(Gordon Chang)在2011年再度預言中共政權在即將到來的經濟崩潰中倒臺。如今,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慢,加之更為悲觀的預期,似乎在印證他遲到的預言。

章家敦承認,此前他所說的中共政權會在2011年中期崩潰的預言在時間上有誤差。不過,他仍然認為,中國經濟如果出現危機,政權必然轟然坍塌。

章家敦對美國之音說:「我看到的是經濟失敗導致政治體系的完結。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中國經濟增長在驟然降低。2010年時,他們的增速至少有10.4%。現在,他們的增速根本不是所宣稱的第二季度有7.5%,實際上僅有2%到3%,甚至更低。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急劇地減緩,而這將會帶來麻煩。」

章家敦認為,中國不當地壓低了通貨膨脹數字;此外,從用電量等其他指標看,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遠低於當局所說的7.5%的水平。他說,外界無人知曉中國經濟的真實數字,甚至連中國國家統計局也不見得瞭解真實經濟數字。

當然,與數字相關的問題還有近期被推至前臺的政府債務。華爾街日報7月30日的報導說,中國政府已是債臺高筑高筑,但即使在政府高層,也沒有人真正知道確切的規模。

該報導說,中國的領導人因為擔心債務問題失控,近日要求審計署對整體公共債務進行緊急清查。但是,中國政府的債務水究竟有多深?各方也只能在猜測上各顯神通。華爾街日報援引的數字顯示,從各個機構對中國公共債務所佔GDP比例的預測看,差距相當大,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較保守的46%,到渣打銀行令人擔憂的78%,不一而足。

像這樣的問題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上述報導說,中國可以靠出售大量資產,例如土地和國有企業等,解決問題。

位於倫敦的宏觀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的中國經濟學家王秦偉說,目前中國正在經歷的經濟放緩已經不是因為需求等短期因素所致,而是結構性的放緩;而這也促使新一屆政府將經濟政策核心轉向推進改革。

李克強接任總理後,中國在經濟決策方面表現出異於以往的種種跡象,例如不再在經濟放緩增長步伐時急於推出刺激措施等。雖然近期李克強「底線說」的出籠引發重回政策老路的疑慮和擔憂,但在王秦偉看來,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他的政府在看待經濟增速上比其前任更具容忍度。

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王秦偉說,像巴克萊等投行所提出的經濟增速驟降至6%以下,甚至到3%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例如決策者在制訂經濟政策時出現誤判,在經濟調整的過程中政策過緊而使經濟面臨「硬著陸」的風險。不過,他認為中國當局仍有應對這些風險的空間。

王秦偉說:「我們目前來看最可能發生的事情還是比較緩慢的經濟放緩,同時進行經濟調整,使經濟對投資的依賴度進一步降低。這是較更為可能的一種情形。因為目前我們看到中國的政策至少還有一些空間。比如說在財政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空間。儘管地方政府的債務很高,但是中國政府畢竟掌握了很多的國有資產,還是有財力避免債務危機的爆發。」

除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王秦偉認為中國也有一定的財力,如果需求下降比較快的話,可以出臺一些措施穩定增長。

有關靠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中國模式必須改變已是共識。中國政府也一直在談論這方面的改革。但是,多年來政府在這方面只聞雷聲,不見雨落的不作為令人失望。如今它看起來真的打算穩中推動這方面的改革了。不過,這會不會又是假象?或者即便是動真的,又會不會太晚了?

「李克強經濟學」出籠之初,有人將其總結為「不推出刺激,以短期經濟下滑換取長期經濟增長。」而「底線說」傳出,顯然表明新一屆政府仍重視經濟增長,不過在解決問題時不再採用激進措施。

《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作者章家敦說,中國政府雖然不明說,但其實仍然通過向5大國有銀行注資刺激經濟。他說,中國經濟的死結與其政治體系有直接關連。

章家敦說:「我認為在這一點上不可能看到什麼令人樂觀之處。原因在於,撇開其他不談,其經濟存在嚴重問題,同時在政治方面也有問題。從政治機制看,其政治局常委已經被既得利益所控制。因此,我不認為中國會實施必要的改革,而且在任何情況下,改革都不會得以迅速的實施。」

先前提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所寫的有關中國經濟大麻煩的意見文章見報後僅5天,這位經濟學家再度為紐約時報撰文。而這一次他將中國的「低消費高投資」的經濟比喻為一種龐氏騙局。他擔心中國的經濟就像自行車一樣,如果不往前行,就會倒地;而這輛龐氏自行車正在衝向一堵牆。

克魯格曼隨後對這輛自行車撞牆後可能引發的後果做了分析。他將這個問題分為三點討論:通過出口形成的機械傳導其實影響小的驚人;大宗商品價格這個問題可能更嚴重些;而政治和國際穩定則存在一些重大風險。

他說:「中國政權究其立場來說虛偽得驚人,甚至從歷史記錄來看也是如此:它的官方說法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未來,實際上,它正在領導著一個資本主義的鍍金時代。那麼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又從何而來呢?主要是來自於經濟上的成功。如果這方面出了問題,會發生什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