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少氧氣,翼展達75厘米的蜻蜓等巨型昆蟲滅亡,正是充足的氧氣讓它們長得這麼大。(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3年07月17日訊】一項最新研究稱,數億年前巨型飛行昆蟲的出現和衰落,可能與在水中呼吸的它們的幼蟲能夠獲得的氧氣量有關。
研究人員主要著眼於石蠅,這種昆蟲直接從水裡獲取氧氣,而水體裡的氧氣比空氣裡少得多。(網路圖片)
科學家研究了巨型昆蟲(其中包括翼展將近1米的蜻蜓)體型更小的現代後裔,認為他們通過觀察生活在水裡的這些昆蟲的幼蟲,已經揭開困擾專家100多年的一個謎團。他們相信,3億年前的巨型昆蟲幼蟲就是憑藉比現在更高水平的氧氣,長到像古生物學家發現的化石遺體那麼大。稍後氣候發生變化,氧氣水平下降,巨型昆蟲的幼蟲因無法獲得充足氧氣,而大量死亡,這導致這些生物最終走向滅亡,只剩下體型相對較小的近親。
儘管以前科學家也曾提出氧氣水平同巨型昆蟲之間有聯繫,但是並沒有人提供可以證明它們之間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確鑿證據。該研究主要著眼於石蠅,它稱,蜻蜓、石蠅和蜉蝣等水棲幼蟲直接從水裡獲得氧氣,而水體裡的氧氣遠比空氣裡的少。而且幼蟲從水裡獲取氧氣的效率也遠比在空中呼吸的成蟲更低。科學家稱,因此它們可能對可用氧氣的變化更敏感,氧氣塑造昆蟲體型大小的作用,或許對水棲幼蟲尤為重要,它決定了昆蟲身體生長的上限。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