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孔母顏征在和孟母仉氏的家教故事

 2013-07-11 13: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7月11日訊】

孔母顏征在的家教故事

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母親教子故事鮮為人知。其實,孔母顏征在在孔子幼年教育及成長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她稱得上孔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一位聖母。

擇良而居

孔子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顏氏母子在家中便失去了依靠。大家庭中關係複雜,矛盾甚多,這對孔子的成長與教育顯然不利。於是顏征在便帶著兒子離開夫家,前去魯都。娘家是魯都的大姓,大家對於這位丈夫早死的本族姑娘是會照顧的,更主要的還因魯都是魯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典籍豐富,名師眾多,讓兒子日後成長能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激發興趣

顏征在深諳學習的最好導師在於興趣。由於孔子住的地方與宗府相離不遠,所以每到祭禮的時候,顏征在都會想辦法讓孔子前往參觀。所以,孔子自小就對祭禮看得爛熟,受此影響,他常常利用一切可利用之物來模仿祭禮過家家,還模仿著上香、獻爵、祭酒、行禮、讀祝等。顏征在還讓兒子學習周朝的各種禮儀,以便將來從政治國,輔佐明君。其實,小小年紀的孩子,很少會互動喜歡上祭禮這種枯燥無味的活動,這主要是母親讓他經常觀察貴族習禮的活動,培養他從事這種活動的興趣,才使他耳濡目染,養成這種習慣。

親臨授教

顏征在的父親是一位飽學之士,自幼受父親的直接傳授,她積累了豐富的見識和學養。回到魯都後,顏征在把三間房子中的一間作為書房,準備在孔子滿5歲的時候教他唸書。她先收了五個小孩子,在自己家教發蒙的書,並得到每位學生家的學資——五斗小米和一擔乾柴,這足以養活母子兩人。在教幾個小孩習字、算數和唱歌的同時,她也教孩子們學習禮節和儀式。孔子不到6歲開始跟班學習。由於孔母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小孔丘還不到10歲,已經會完全部發蒙功課。孔母這一段家教生涯,對孔子以後辦私學、興教育,起到直接的影響。

外傅佳堂

按照當時的規矩,童子10歲就要外傅(跟別的老師去唸書)。孔母關閉了她的學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內最好的學堂,學習詩歌、典籍、歷史等功課,即後世稱為《詩》《書》《禮》《樂》等內容。當時學堂稱為「庠」,屬於官辦學府。「庠」集中了魯國最優秀的老師,實施非常嚴格的教育。

孔子17歲時,其母顏征在仙逝,終年不過三十四五歲。孔母顏征在是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與孟母教子相比,孔母雖然少了些經典的範例,但是作為一個年輕守寡的女人,能夠擇良而居、親臨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孟子的母親仉氏

中華文明,人文薈萃,星漢燦爛,折射出母教的春暉。

中國母親,自古以來就注重母教對子女成長的影響。她們在教育後代的過程中,表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教育藝術、偉大的人格修養,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碩學鴻儒。

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孟子的母親仉氏,就是這樣一位女性。正是這位母親的教子有方,注意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寓教於喻,以母行母德做孩子的表率,才使孟子有了求知的慾望、誠實的品格、勤學的毅力,才使孟子有了成為儒家大師的基石。孟母也因為培育出了一位歷史名人而被尊為母教母儀的第一個楷模。

三遷其居

約在公元前372年,正當列國爭雄之時,在山東鄒地誕生了一個男孩,父母為他取名孟軻。他就是日後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孟子。孟家是春秋魯國公族孟孫氏的後代。孟軻出生後不久,父親亡故,全靠母親仉氏將兒子一手帶大。孟母對兒子寄予厚望,期待孟軻難讀好聖賢之書,長大之後能幹一番事業。

孟軻家原來的住處是在一塊墓地附近,筑墓下葬之事時有所見。燭孟軻對此耳濡目染,所以喜歡模仿著玩些類似的遊戲。

孟母見此想道:「這種遊戲對孩子日後習性影響不好,應加勸阻才是。」可又想:「勸阻未必事如人願,總不能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吧!」想來想去,孟母認為此地不宜久住,就把家搬到街市上去了。

街市上店舖林立,人群熙攘,商風甚勵盛,莫不言利。做買賣的生意人,整天自賣自誇,炫耀自己的商品。好模仿大人的孟軻,也學起商人做廣告的模樣,玩起經商的遊戲。孟母見狀,心裏又犯愁了。這麼小的年紀,就熱衷於自吹自擂,嚮往著經商賺錢,對孩子成長不利。孩子也快到上學的年齡了,應該讓他學點讀書人的樣子。孟母覺得,住在街市,生活上雖是方便,但對兒子的成才卻未必有利。思量再三,她感到街市也不是久居之地。於是又不嫌其煩地搬了一次家。 

孟母這次吸取了以前的教訓,把家搬到了一所學校附近。這裡來來往往的大多是讀書求知之人,舉止得體,談吐高雅,翩翩有君子之風。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軻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也學會擺起祭禮器具,演習朝會等場合中必不可少的揖讓進退的禮節。舉手投足之間,儼然像個小小讀書郎了。

孟母看到兒子的這副模樣,忍俊不禁,心中大喜:「這個地方才是我兒子的長居之地啊!」環境的熏陶,潛移默化地激發了孟子的求知慾望。在母親的精心訓導下,孟子終於學成六藝,成了一代名儒。 

孟軻後來深有感觸,他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以此說明有些人學壞,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環境的影響。他還指出後天教育對人成長的作用,認為如果「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孟母三遷」不僅對孟軻影響深遠,後人也倍加頌湯。元代滕安土有有詩讚早日:「三徙終蒙黃卷力,百年不假白頭親。」「三遷」「三徙」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成了歷代母親教子成才的典範和榜樣。明代傑出科學家宋應星的母親魏氏,也經常用「孟母三遷」的故事來啟發兒子,希望宋應星能刻苦讀書。她的願望沒有落空,宋應星日後果然成才。

以誠示子

當孟軻母子還在街市居住的時候,市面上有許多賣肉的攤子。孟軻每每見到,就彷彿聞到了鮮美的肉味。可是孟母靠織而為生,家境並不寬裕,所以他們家吃肉的機會不是太多。

有一天,孟軻聽到東鄰傳來了一陣陣豬叫,跑去一看,原來是那戶人家在殺豬。他連忙去問母親:「娘,為什麼那戶人家要把養的豬殺掉呀?」正在干家務活的孟母聽罷,未假思索地脫口答道:「傻兒子,殺豬給你吃唄!」孟軻一聽,高興得兩手一拍:「啊,有肉吃了!有肉吃了!」說完就連蹦帶跳地玩去了,望著兒子那信以為真的樣子,孟母這才恍然大悟。

她放下了手中活,後悔地自言自語道:「幼子常勿誑,童心不可欺。還在懷著他的時候,我就以此自勉,現在他剛剛懂事,我就來欺騙他。沒有肉吃事小,但他以後如果也學我的樣去騙別人,這豈不是我教他不誠實嗎?」想到這裡,孟母感到一陣內疚。為了彌補自己剛才隨口說出的話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雖然日子過得艱辛,她仍特地花錢去買了一塊肉,回家後燒得香噴噴的給兒子吃。看到孟軻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慈祥的母親舒心地笑了。

斷織訓軻

孟軻到了上學的年齡後,母親就送他去讀書了。剛開始的時候,孟軻讀得還不錯,可久而久之,他就對那些詩書感到厭倦了,因為畢竟是孩子,玩興正濃,稍微放鬆管教,便荒廢學業。這一點的時機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教育。

有一天,孟子正在讀書。因母親不在身邊,他便把書本一放,看著窗外鳥語花香的景色出神。外面傳來在草地上嬉鬧遊玩的孩子們的笑聲。頑皮的孟軻見此,心裏就發痒了他趁先生沒有注意,偷偷地溜了出去,玩了一個痛快。

孟軻回到家,母親正在織布。一看到兒子身上那髒兮兮的樣子,心裏便明白一切。她問兒子:「下課了嗎?」孟軻倒也誠實,回答說:「是我自己回來的。」

孟母聽罷,起身把兒子拉到織機前,拿起一把織刀,把自己辛辛苦苦織的布一刀刀割斷。孟軻看到這一情形,知道母親發了脾氣,心裏害怕。孟母說道:「你中途廢學,就像我這塊布沒有織完就把它割斷。要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就得有學問,學才能成器,問才能博聞,所以要一心一意地求學,只想玩耍將來必是一事無成。就像這塊布,原本是一寸一寸織起來的,現在中途割斷。就前功盡棄了。讀書也是這個道理,要不斷學習,持之以恆才能讀好。學了一點就不願堅持下去,也和這塊布一樣沒有什麼用了。」 

孟母斷織訓子,使孟軻深受教育。從此他發奮讀書,勤學不息。每當玩心過重時,只要想起母親的那一席話,便能自覺加以收斂,學業日有長進。後來,他拜孔子的孫子子思為師,刻苦研究先聖學說,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終於成了繼孔子之後的第一位儒學大師,被後人尊稱為孟子。 

孟母斷織的故事,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不但成了母親教育子女的典範,而且不定期成了妻子規勸丈夫的例子。東漢有個名叫樂羊子的人,出遠門求學,可是由于思家心切,才讀了一年書便急不可耐地回家了,學業一無所成。其妻恨夫不爭氣,於是效法孟母,她用剪刀剪斷一塊尚未織完的綢子。然後,對丈夫:「蠶兒吃了桑葉,吐出了一根根的細絲,千萬根絲慢慢地湊起來,才能織成一塊綢子。讀書求學也是如此,一個人要想有學問,要想有作為,就得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積累知識,不想下苦功,又不願花時間,是學不以本領的。你中途荒廢學業,不是和這塊廢了的綢子一樣嗎?」東羊子慚愧萬分,立刻又外出求學,最後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後人的詩文,亦以孟母斷織作為頌揚母德的典故。如唐代文壇一傑駱賓王有云:「加以承斷織之慈訓,得銳志於書林;奉過庭之嚴規,遂容情於義圃。」

孟母教子的故事,經西漢著名學者劉向編著《列女傳》和晉代大畫家顧愷之為《傳珍重圖》後,更是千古傳頌,成為家喻戶曉的教子楷模。

孟軻之母因為「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中國歷史上母教的典範。

来源:覺之即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