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美教育邏輯對比(圖)

作者:柏蔚林  2013-06-10 03: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6月10日訊】這學期系裡從國內來了一位訪問學者,除了跟本係的教授做研究之外,由於對美國的大學教育也很感興趣,就經常去教室聽課,希望看看美國大學的教育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不知不覺間一個學期已經結束了,這幾天就到了學習期末。一次閑談間這位交流學者很有些感慨,說自己以前對美國教育很崇拜,但現在感覺不是那麼回事,美國教育方式看來不如國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就追問了幾句。這位學者解釋說,他看見教授上課只是提綱攜領,但並不涉及很多技術細節,因此他認為學生學不到技術,不像國內,教師的教學重心都在技術細節上。我說你先別急著下結論,等看了最後的學生報告再說。到了學生報告會那天,這位學者有所改變,認為雖然多數人也就一般般,但有的小組專業水平之高,技術含量之多,出乎意料。在他看來,這是學生個人水平差異大的結果。而我則認為,除此之外,這也反映出美國教育邏輯的不同之處。

近年來國內高校資金充裕,紛紛鼓勵教師、學生出國訪問,而且往往都是申請長達一年的交流,申請人數之多,已經令一些美國知名大學應接不暇,甚至不得不對來自國內的交流學者、學生申請人予以名額限制。不過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很多人到了美國大學,交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產生與上面提到這位交流學者一樣的感受,即美國大學除了校園漂亮,極有高等學府的氛圍,其他似乎也沒有什麼太神奇的地方。去年一位北大來的知名教授授課,第一天就在課堂上毫不掩飾地驚嘆教學設備太老舊了。

不過這就自然而然帶出一個問題:如果美國的大學也就不過如此,那麼何以美國整體而言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人文社會研究方面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各種創新層出不窮?如果中國的大學水平早已迎頭趕上,何以今天在核心技術方面要仰人鼻息,創意缺乏,山寨盛行,以至於美國人發明瞭一個C2C的概念,即Copy to China?人文社科方面的差距當然就更不用提了。

在我看來,如果出國交流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也就只能說大把的銀子都打了水漂,白白浪費了。因為很明顯,中國人留學海外百多年,而太多人至今仍然是抱著「西天取經」「師夷長技」的心態來到美國。而事實上,美國的領先之處並不是在課堂上能學到的,美國教育的強大之處,並不是教科書裡有什麼奇門秘籍,也不是那些令無數國人神往的所謂「牛校」,而是在於整個教育體系背後的思想邏輯。

在國內受過完整教育的人都知道,中式教育最大的特點,是自上而下的灌輸,具有強制性,很少慮及學生的情況。尤其在當前,大氣候要「超歐趕美」,爭做世界老大,小氣候是國內就業嚴重不振,人人都要給自己找飯碗,甚至從幼兒園起就已經力爭「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結果整個教育體系已經固化在通過技能灌輸來「培養人才」的思維範式上。

而美國式教育則完全不同。與中式教育模式相比,核心理念的差距在於美國教育的重心不是「培養人才」,而是在市場經濟的機制下「發現人才」和進而推動「利用人才」。具體而言,從學前教育開始,美國教育體系就強調給予學生比較充分的自由度去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很多人都知道,美國學生是一直從小學玩到高中,負擔很小。國內小學生都要常常加班加點到半夜,而這對於美國學生是無法想像的。但是請不要以為這僅僅是課業負擔輕重的問題。這點區別恰恰是兩種教育模式本質區別的開始。

中國人大概都知道《傷仲永》的故事。其實裡面的道理很簡單,一個人的天賦能否得到持續發展,兒童到少年時代是很關鍵的時刻。天才多是在人的早期就會顯現出來,迄今似乎沒見過老來突然成才的。今天國內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填鴨式「培養人才」模式在實質上就已經不知道讓多少具有天賦的兒童早早「泯然眾人矣」。在我看來,美國寬鬆教育模式的有效之處,就在於在起點處給予具有天賦的兒童以個人發展的空間。很多中國學生以進美國「牛校」為榮,美國人也如此。但區別在於中國學生很多是靠著應試教育的底子進去,而能進去的美國學生常常是資質非凡外加勤奮。這也就是為什麼「牛校」畢業以後能打出一片天的中國人很少見的原因之一。

這裡為什麼要談到「天賦」?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經濟國家,其教育邏輯也毫無疑問地受到市場經濟模式的影響和制約。市場不會去主動「培養人才」,而是要「發現人才」和「利用人才」,即發現具有天賦者。在美國,具有天賦者很快就會被市場發現,或者找到自己的市場。與此同時,各種資源就會快速流向具有潛力的天賦。在這個時候,天賦的作用和潛力就會被急劇放大,並帶來經濟意義上的巨大回報。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教育模式其實也是一種很殘酷的市場淘汰機制:每一個人都有接受基本教育的權利,但是主流的資源最終會流向具有最高天賦者,也就是真正的社會精英群體。市場會觀察尋找那些具有天賦者,並在適當的時刻提供給他們各種機會和支持。而那些資質平平者,則不會得到市場的青睞,因為按照市場的原則,投資給他們將是一種浪費。大家常常會感嘆Google短短時間裏就能成長為世界級的企業。其實只要明白美國教育的這種邏輯,就能明白為什麼這種奇蹟總是發生在美國。

197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向美國派遣留學生。當時中方對美方的安排不滿,提出要求全部的留學生都要進入美國最頂尖的大學。同時在國內開始設立「少年班」之類的機構。鄧小平也提出了「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的要求,希望通過這種「培養人才」的方法來推動技術的進步。但是今天看來這樣的策略並不成功。據報導早期「少年班」的成員基本都已移民美國,似乎沒有誰已經成為中國科技界的領軍人物,而且中國也沒有出現微軟、谷歌這樣的科技創新企業。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主觀「培養」模式的缺點在於只能出「技師」而不能出「大師」。中國不可能沒有具有蓋茨、喬布斯、布林一般潛力的天才,但是絕對缺乏讓天才成長的環境。

幾年前「虎媽」曾經在中國美國都火了一陣子,引起了不少關於中美教育對比的爭論。而一旦看到了美國教育模式背後的邏輯,任何人都可以很輕易識別出「虎媽戰歌」根本不是什麼有效的教育方式,無非仍然是填鴨式的「拔苗助長」而已了。沒錯,個人可以通過長時間密集的訓練來提高技能。但是能達到什麼境界,就要取決於個人的天資了。只有兒童的天賦與訓練完全匹配時,才有可能達到預期。而一般而言,這樣主觀匹配成功的概率又能有多大?更大的問題,是一旦過了那個關鍵的才智發展時期,一個人的潛能可能從此就完結了。

「發現人才」「利用人才」的邏輯在美國大學教育裡就很清楚。對於那些有潛力的學生,即有興趣學習而且願意花時間學習的學生,教授往往會給予額外的指導,或者雇佣為學生僱員,並且利用自己在學校內外的各種關係,給這些學生更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興趣甚至未來的職業。我曾經問過一位老教授,如果他看見有學生沒有興趣學習將如何處理。老先生說那就可能得到一個很差的成績。除此之外,他就根本不關心了。美國教授完全沒有那種傳統中式「培養人才」的概念。

當然,這種模式也不是沒有問題。在一方面美國可以有世界上最新的創意和最強大的公司企業,而另一方面,大批普通的美國學生又缺乏必要的技能,結果畢業即失業,成了「佔領華爾街」運動的主力。相反在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由於教育體系對於技能的強調,每年可以培養出大批的工程技術畢業生。但是這些國家的問題在於創新不足,導致就業不振。於是最終的局面,就是美國每年大量地「收割」中印的技術人才,使兩國成為美國重要的勞動力來源。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位中學同學。這位同學可謂是怪才一個,他的不少科目從來都是不及格,但是人人都知道他是個發明小天才,經常會搗鼓出一些令人驚訝的設計。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設計寄出參加一個國際大型比賽,竟然還得了獎。學校接到通知後高興的不得了,校長要他的班主任上臺講講這個學生的先進事跡,搞得班主任哭笑不得,因為這個學生一直是班上成績最差之一。那個時候考大學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以他的成績自然無望。就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這位同學受不了父母的責罵而憤然自殺了。)

現在出國留學、交流的人很多,還有日漸增多的「小留」,所以國內對美國的教育很是關心。大家都說國外的教育好,但常常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國內對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對比往往有失偏頗,誤以為就是兩條不一樣的生產流水線,一條比另一條產品質量好一些而已。但實際上,教育模式的不同反映出的是兩個國家多方面的差異。對中國人而言,最起碼的一點,看不到兩個國家各自教育模式背後的邏輯差異,就無法深入瞭解對方真正的長處在哪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一五一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