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 要從引爆民主革命著手

改變中國」指的就是終結中共邪惡獨裁專制體制,在中華大地建立民主聯邦國家。當下中共體制內也有意傳達出帶有欺騙性的要求改變的聲音,一些文人鼓吹增量式民主、漸進式民主就是體制內聲音的代表。而在體制外所謂民主人士中也有大批的人為了討好中共,就附和著談什麼可控式民主、和平式民主——這些「畫餅充飢式」的民主論調其實都是幫助中共維穩,是中共苦心為中國民眾製造的民主「迷魂藥」,目的就是保證紅色江山萬萬年。

要改變中國,必須而且唯一隻有進行一場偉大的民主革命,因為唯有革命才能喚醒被中共洗腦而沉沉昏睡的中國人的激情,唯有革命才能徹底打碎中共的獨裁專制體制,唯有革命才能治癒已經深入國人骨髓的中共黨文化毒害,唯有革命才能徹底挽回大多數中國人已經淪喪的道德,唯有革命才能還原我們真正的歷史,唯有革命才能蕩滌在中國大地延續幾千年的官為主,民為奴的奴性思想——革命是中國民主運動的唯一選擇。我們在《大變革歷史現在和未來》等文章中已經分析出當下的中國完全具備了爆發民主革命的要素和現象,民主革命「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關於何時發生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這些民主勇士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情,也許這個發生的時間會是三十年或者五十年,或許還會更長。然而中共的統治是我們一天也不願多忍受的。中共每多統治一天,國人所受的災難就多一天。所以我們必須盡快迎來浩浩蕩蕩的民主革命。而要迎來民主革命必須也唯有從「引爆革命」著手。

縱觀中外革命史,所有大革命的發生都是由局部發生的革命所引爆,比如秦末農民大起義首先由陳勝吳廣起義引爆,滿清末年的辛亥革命由武昌起義引爆,近二年的中東茉莉花革命由突尼西亞一個小地方的普通民眾上街抗議引爆。然而在中國的當下每年幾十萬起的群體事件卻無法引爆中國這個火藥桶。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二個,第一是中共國家機器的強大,第二就是這些所有的群體事件還沒有達到引爆民主革命的「當量」——就像一筒炸藥要引爆它需要有足夠壓力與高溫的雷管,而我們拿一個沒 有足夠壓力與高溫的爆竹當然沒有辦法引爆這筒炸藥,同理,要引爆中國的民主革命,就需要生產有足夠壓力和高溫的引爆「雷管」,這根「雷管」指的就是基 本符合下面條件的「群體事件」。

第一;群體事件的規模要足夠大。「89運動」之所以能夠形成全國響應,就是因為在北京首發之時有足夠大的規 模,只有有足夠的規模才能形成足夠大的影響力。我有一個朋友說假如北京天安門廣場能有二千人堅持八個小時,就會引起全國的響應,我當時就說,二千人的群事件相對於中國來說,就像我們把一個石頭投入大海差不多----投入一個石頭能引起海嘯嗎?2013南方週末事件幾千上萬人堅持抗爭了將近十天,除了圈內 人知道與關注外,普通大眾不要說參與了,就是知道的人都不多,為什麼?因為這個群體事件規模太小做不出足夠大的聲音,響聲不夠大聽到的人自然少,由此本人 認為在中國沒有「十萬人的群體事件」就不可能引爆中國的革命。

第二;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我所知道的「89運動」應該在北京學生抗爭了十多 二十天以後在全國各地才有學生開始響應。而近幾年的「什邡事件」和「啟東事件」其實規模還是不錯的,然而卻沒有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抗爭 的時間較短——中共善於封鎖消息,群體事件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擴散的。就是大家知道了群體事件要得到人們的同情也需要時間,由同情到決定參與抗爭 都需要時間的發酵——要有長時間的抗爭能力。當然要進行長時間的準備,特別需要的是打造一支有行動能力的團隊。而要打造一支這樣的團隊就需要有大智大勇的領袖出現。遺憾的是很多民運人士卻沒有靜下心來做這樣偉大事業的心態,不乏意氣用事和好慕虛名的人。

第三; 群體事件需要促發在一個有影響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當然最好是北京。城市大就有大的國內和國際影響力,也就是說更容易引起國內和國際的 關注。關注的人越多,中共想暴力鎮壓的顧慮也越多。還有就是城市大人自然多,發展和壯大我們的抗爭隊伍就相對容易的多——辛亥革命對此是最好佐證。「烏坎事件」抗爭的時間很長,假如她發生在另外的某一個大城市,它對中國的影響力將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或許它就已經引爆了中國的民主革命。

第四;正確的口號。陳勝吳廣起義的口號是「秦無道,伐之」,孫中山提出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些口號都能引起當時人們的共鳴,對推翻當時的王朝起 到了關鍵的作用。我們未來的民主革命當然需要正確的口號,未來的口號是什麼我們現在不好擬定,但我們知道一定是針對推翻中國獨裁體制而吶喊,而不再是「抗 著紅旗反紅旗」,無病呻呤。

我們如果能促發具有以上四個特點的街頭運動,就一定能引發一場偉大的民主革命,從而終結中共專制,迎來民主。而未來引爆這場革命的團隊也必將會是主導中國民主革命的團隊——今天的你我難道有什麼理由不為打造這樣的團隊開始行動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成主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