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白《望天門山》詩中的幾個問題(組圖)

 2013-05-11 12: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李白《望天門山》詩意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直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兩年前,我到天門山去了一趟,結合有關史料對李白的《望天門山》一詩進行了若干考查,現將結果略述如下:

一、天門山的地理概況  

天門山又叫峨眉山,是由夾江相對的兩座山峰所組成。江東一座叫東梁山,又叫博望,在安徽當塗縣境內;江西一座叫西梁山,又叫梁山,在和縣境內。《江南通志》云:「博望山,在太平府西南三十里,梁山在和州南六十里,兩山石狀岩,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日東粱山,總謂之天門山。」所謂東梁山,實為江心一小島,面積約一百平方米左右,下面有座神廟曰「東梁山廟」,廟在「文革」中被拆平,現在廟宇為二十世紀就是年代後重建。山頂矗立著巨大的過江電纜鐵塔。風景較好的是西梁山。西粱山實際上又是由兩座山峰所組成。一峰狀如伏像,尾北而首南,沿江而臥,當地人叫長山,海拔130米,相對高度90米左右;另一峰如蝸牛,尾東首西,同長山成個「廣」形夾角,當地人叫團山。固山海拔110米,相對高度70米左右。據《和州志》記載,團山上原有怒吳閣、龍王宮;長山的石壁上有晉代大書法家壬羲之的草書「濯足振衣」四字,上方還有明代天啟年間和州太守池顯京寫的「天門」二字。現在池書仍在,每字徑長二尺餘,書法遒勁,船經石壁之下,仰頭清晰可辨。怒吳閣於解放前夕毀於兵火,龍王宮於1958年被拆除。西梁山由於地勢險要,又瀕臨大江,所以歷史上南北對峙時,這裡成了軍事要衝,是兵家必爭之地。南朝宋孝武帝曾駐蹕西梁山上,檢閱水軍;梁大將王僧辯曾在此大破侯景;陳朝的陳霸先又遣侯安都在此山上立柵以備北周。一九四九年四月渡江戰役時,我人民解放軍三野九兵團三十軍九十師的一個團曾在此與據守西梁山的國民黨軍隊激戰三晝夜。解放後和縣人民政府於一九五二年在團山怒吳閣遺址建立了「烈士塔」,一九五三年又在長山最高處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從江上遠望天門,東西梁山宛如人之咽喉,在最狹窄處鎖住江流。高聳在東西梁山上的鐵塔,宛若巨人的兩條巨臂,把粗壯的電纜從江西牽往江東。塔座之下,江流湍急,呼嘯有聲,如離弦之箭直射往石壁之上,激起白練萬丈、飛雪千堆。 

據《歷陽典錄》載,歷代名人在天門山下題詠甚多,除李白的三首詩外(另兩首為《天門山銘》、《天門山》),吳筠、賀鑄、王安石、楊萬里等皆有題詠,均刻於龍王宮的石碑之上,惜龍王宮被毀而隨之散失無存。

                  

                                     天門山 

二、《望天門山》詩中的幾個問題

對《望天門山》一詩的解釋,分岐最多的不外是「至此回」還是「直北回」,李白望山的位置以及李白寫詩的時間等幾個問題。現將實地考察察後得出的一些印象分述如下: 

第一,關於「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此」字。

中國歷代詩歌選》、《李白詩選注》皆作「北」;《唐詩選》、初一語文課本皆作「此」。王琦的《李太白全集》中對此的處理辦法是在詩中為「北」,但後面加上括弧「又作‘此’」,並在注中引毛西河語:「因梁山、博望夾峙,江水至此一迴旋也。時刻誤‘此’作‘北’,既東又北,既北又回,已乖句調,兼失義理」。從實際考察看來,毛西河的話是對的,應作「此」而不應是「北」,主要理由是:  

從江水的流向來看,江水由從西向東改為由南向北,並不始於天門山下,而是從上游無為縣蛟蟣鄉附近即正式回流向北。中學語文課本中所說的「江水原來向東流,到天門山轉彎向北流去」是不確的。因此如果詩句是「直北回」的話,「直北」二字尚可能為一直向北,但「回」字就難講通了。  

再從天門山下的實際情況來看,江水在西梁山下形成一個大的回流。因西梁山前有一個江心洲,叫陳橋洲,洲上有十六個村莊,一千二百多居民,是個較大的沙洲。大概由於地質堅硬,這個洲不像一般的江心洲那樣隨水流呈紡錘形,而呈方形。由南而來的江水受阻於洲頭而猛折向北,向西梁山腳直撲而去,形成一個孤形的大回流。據和縣水利局同志提供的水文資料,這裡江深水急,江心深120米,西梁山腳下也深達80米,流速平均為每秒0.7—0.8米,漲水季節每小時流量為4—5萬立方米。而這都是由於這個回流所造成的。站在西梁山頂,看碧水從西南向東北迴旋而來,聽江濤澎湃猶如萬馬奔騰,確實很是壯觀。所以李白詩句說「至此回」是較符合當地情形的。 

第二,關於李白望天門山時所在的位置 

我認為詩人是在舟中望山,而不是站在岸上相望。因為站在岸上望,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兩岸青山相對出」這一景象的,充其量也只能看到一岸青山。而且從「相對出」的「出」字來看,也說明是動景,是在行進之中。這只有在流動著的船上才能體會出來。另外也只有在江流之中遠望東西梁山,才更覺得左右兩山更似天門,才會體會到天門中斷、大江衝決而出的壯闊景象。再者,從構圖上看,人在舟中望山,舟在江、山之間,人、舟與天門山附近的江景渾然成為一體,畫面顯得極為和諧。這也正是此詩與在岸上寫的《天門山銘》、《天門山》等詩有所不同且更為著名之處。  

西梁山下有一小塊沖積平原,上面住著三十來戶人家,這就是古梁山街,街後為一古渡口,現為蕪湖到南京的小輪碼頭。所以李白當年乘船東下,若是在此停靠逛天門山,是極為方便的。  

另外,我們還認為:李白不但是在舟中望天門山,而且還是順流而下,從西向東望山的。因為江水形成的回流是在陳橋洲頭,位於天門山上游,如果李白是從下游逆流而上望天門山,就無法體會到「至此回」了,因為船要過了天門山才能見到這種景象。再從「天門中斷楚江開」這句詩來看,也應是順流而下由楚入吳。因天門山處於吳頭楚尾之處,由天門山往西約五十里處即昭關,是春秋時吳楚的分界處。天門山的上游是楚江,它的下游是吳地。這個地理形勢,李白是知道的。他在《天門山銘》中就說過:「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實為吳津」。如果是從下游逆流而上,遠望天門,那就應是吳江開,而不應是「楚江開」了。最後,我們再從構圖上來看,李白也正是站在楚江船上向東望去,只見天門中斷,楚江為之豁然開朗;再往遠看,只見日出之處,孤帆遠影,於是他就很自然地寫下「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個名句。這裡碧水迴旋是近景,天門中斷是遠景,日邊孤帆是陪襯。這幅圖畫中有主有次,有近有遠,有濃有淡,顯得畫面協調,境界極為開闊。  

第三,關於李白寫《望天門山》詩的時間。  

結合在採石、橫江浦一帶的考察,我認為《望天門山》一詩的寫作時間可能是開元十四年李白東下揚州、路經安徽天門山時的作品,是李白在安徽留下的第一首詩歌。

據李白的《上安州李長史書》、《上裴長史書》以及王琦的《李太白年譜》,李白與天門山發生關係可能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開元十四年,李白在遊歷了襄漢、洞庭後,又乘船東下,經金陵、揚州,於次年又溯江西上,還居湖北安陸;第二次是天寶元年,他自東魯攜兒女渡江南下,安置兒女於宣城郡的南陵縣;第三次是天寶四年,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後,第二年又從東魯南下,盤桓於蘇、楊等地,曾游安徽的當塗、廬江等處。但在這三次遊歷中只有開元十四年是乘船沿江而下的。從以上我們對詩意的分析來看,此詩只可能寫於第一次東下,即開元十四年之時。他在湖北順流而下時,第一次見到天門山,為其壯闊的景象所吸引,因而寫下了這首絕妙的詩章。在寫了《望天門山》一詩後,他又順流而下到了採石,在採石寫了有名的《夜泊牛渚懷古》。而六首《橫江詞》則應寫於東遊歸來溯江西上之時,因橫江詞第一首就云:「白浪高於瓦官閣」。按瓦官閣故址在今日南京市西南,橫江浦的下游,可見是東遊歸來之作。現在和縣城東五里有渡口曰金河口,就是當年橫江驛館的所在地,李白當年從和州渡江往當塗時,因風阻曾宿此館三日,為此寫下六首著名的《橫江詞》。現在橫江館址移到江南的採石公園之內。根據實地考察,結合有關史料,我想李白寫《望天門山》一詩的前後情形大致如此。

来源:國學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