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為世界各國異軍突起的新媒體以來,網際網路引起的利弊爭論很多。但有一點是爭論各方的共識,這就是隨著網際網路這種新媒體的出現,輿論的多樣性增加了。
中國新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頭一次出訪,首站選擇俄羅斯,然後再到非洲。習近平出訪的成效如何,成就如何,無疑也是一個爭論很多的話題。
但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新媒體、自媒體的興旺發展,中國公眾對中國的外交和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出訪的評論的多樣性也大大增加了。
*讚美與嘴雜*
對中國外交的評論是實行言論管制的中國最後開放的領域之一。例如,先前柬埔寨波爾布特政權對其人民、對在柬埔寨的華僑大肆屠殺,或朝鮮金家政權閉關鎖國、倒行逆施禍害朝鮮人民的行為,至今依然是中國官方主要媒體的禁忌話題。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和自媒體的興起,官方的禁忌正在被網民的言論衝破。
同理,官方媒體對這次習近平作為中國國家元首的出訪照例是大力突出報導和一片歌頌讚美。但官方媒體的這種歌頌讚美顯然多半是自產自銷,自拉自唱。而在中國當局尚未能完全控制的網際網路上,尤其是在關心政治用戶雲集的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中國公眾發出了與官方媒體的歌頌讚美之聲截然不同的聲音。
例如,中國官媒主要報紙通過安排頭版的大幅照片和大篇報導,突出宣傳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國際大事。與此同時,有微博用戶將同一天的中國官方主要報紙和俄羅斯主要報紙並列展示出來,顯示一方面中國報紙頭版對習近平訪俄大力宣傳,另一方面俄羅斯報紙頭版則對習的到訪悄無聲息。
官方媒體宣傳中俄友誼源遠流長,中共第六次代表大會在俄羅斯召開。與此同時,中國網民則對官方的這種宣傳嗤之以鼻,諷刺挖苦,甚至強烈抨擊。有網民調侃說,「中共六大在蘇聯召開,這段歷史不能細想。」還有的網民則破罐子破摔,乾脆說中共當年勾結外國勢力,顛覆推翻中國合法政府,是裡通外國顛覆國家政權的老手。
*鞋子與夫人*
習近平3月23日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說,間接地為中共政權拒絕進行中國公眾所強烈要求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做辯護,表示中共政權的合法性來自人民的認可。習近平說,「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
習近平的這番話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受到了普遍的揶揄和反駁。其中一個典型的揶揄反駁,把中共長期以來堅持一黨專制的所謂「四項基本原則」和習近平最新的「鞋子合腳論」糅合在一起:
「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尺寸號碼不變;堅持鞋布紅色不變;堅持兩隻左鞋不變;堅持一個品牌不變。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要一百年不動搖。」
中國網民、中國公眾對習近平和官方對習近平的宣傳的反感和異議,也體現在對陪同習近平出訪的習夫人彭麗媛的直接或間接的評論上。中國官方媒體這次明顯地給作為國家元首夫人的彭麗媛更多的報導,與以往報導國家元首偕同夫人出訪的報導做法顯著不同。
官方對彭麗媛的微妙宣傳,招致中國公眾微妙的反應和評論。在官方媒體突出展示彭麗媛陪同習近平出訪的同時,中國微博上四處流傳臺灣總統馬英九的夫人乘坐公共汽車的照片,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開小酒館自食其力的報導。中國網民對馬英九和安倍晉三的夫人高聲表示讚美,進而間接或直接抨擊中共領導人及其親屬高高在上,騎在中國人民頭上。
*對勞教制度說再見?*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中國公眾通過網際網路對習近平首次作為國家元首出訪的評論,多是集中於從中國外交看中國的內政或內部政治。與此同時,世界媒體的視角顯然也跟中國公眾大同小異。
在習近平從俄羅斯啟程前往非洲訪問之際,法國著名國際問題雜誌《青年非洲》發表分析報導,題目是:
Chine : Xi Jinping résolu à dire adieu au goulag ?
中國:習近平決心要對勞教制度說再見了嗎?
中國政府用以肆意剝奪公民自由的勞教制度可謂作惡多端,在全中國和全世界都臭名昭著。法國《青年非洲》雜誌在報導中提到最近的一個激起公憤的例子是湖南永州女子唐慧的11歲幼女被警察強姦,唐慧上訪要求懲罰犯罪份子,中國當局先把她抓起來勞教,然後再駁回唐慧就當局的不當剝奪人身自由提出的國家賠償的要求。
在習近平上臺之初,中國一度傳說習近平政權有意廢除臭名昭著的勞教制度。但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有關官員的最新說法是,要對勞教制度進行的是「改革」而不是許多人所期望的廢除。
這使許多中國律師和人權活動家擔心,勞教制度一直是中國當局懲治政府批評者的一個非常方便的工具;而本來就沒有多少真心要實行政治改革的習近平當局恐怕不容易放棄這樣的工具。
「習近平決心要對勞教制度說再見了嗎?」法國《青年非洲》雜誌提出的這個問題依然是世界之謎。
*中俄關係一言難盡*
在上述那篇有關習近平政治改革意願的分析報導的題目中,法國《青年非洲》雜誌用了一個俄語詞「古拉格」(goulag)來表示中國的肆意踐踏人權的勞教制度,從而不動聲色、又畫龍點睛地點出了中俄之間踐踏人權的政治制度的傳承關係。
如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語言詞彙一部分的「古拉格」一詞來源於俄語,是蘇聯共產黨政權通過任意逮捕、強迫勞動來懲罰異議人士的一個機構的簡稱。「古拉格」因蘇聯異議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仁尼琴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古拉格群島》一書而揚名全世界,受到全世界的譴責。中共政權的勞教制度和與之相關的勞改制度是仿照蘇共政權的「古拉格」制度建立的。
在許多中國公眾和世界主流媒體看來,中俄之間的這種不光彩的政治關係至今依然是剪不斷,理還亂。中國的踐踏人權的政治司法制度並沒有隨著中國跟當年的蘇聯交惡而消亡,而是延續至今。在法國主要報紙《費加羅報》駐北京記者阿爾諾·德拉格朗日看來,中俄兩國至今還是在壞的方面一唱一和,配合緊密。
在習近平訪問莫斯科之際,德拉格朗日發表報導,以諧謔調侃的語氣描述了中俄之間的微妙關係:
「毫無疑問,普京喜歡姿態。中國新的國家元首首次出訪就是訪問俄羅斯。在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一個星期之後,習近平星期五訪問了莫斯科,用他的話說就是訪問‘一個鄰居,一個朋友。’ 」
「要說中俄兩國是鄰居,這是確鑿無疑的。但在過去,這兩個相鄰的大國有嚴重的摩擦。如今,邊境糾紛平息了,但相互猜忌依然存在。例如,西伯利亞地區的俄羅斯人擔憂,他們的大片地區會成為中國人的殖民地。」
「要說中俄兩國是朋友,這也是很顯然,只要看看兩國在聯合國步調一致的投票和經濟關係的緊密就可以了。但要說俄羅斯是中國的朋友,那也是充滿狐疑的朋友,俄羅斯是以謹慎小心和實用主義跟中國打交道的。這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常常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意見相似。例如,在敘利亞問題上,兩國堅決抵制對阿薩德政權作出強烈譴責。在面對美國和歐洲聯盟的時候,中俄兩國這種同謀關係給北京提供了力量。」
*在非洲大手筆*
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給中國公眾帶來的不是幸福感的增加,而是強烈的失望感甚至是憤恨。在這種大氣候之下,中國官方的中央電視臺一個詢問中國公眾「你幸福嗎?」的特別節目成為全中國的笑料。
中國公眾在中國經濟大發展之後感到不滿甚至憤怒,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經濟發展的好處,除了被當權者大量私吞、導致一個小官都可以動輒貪污上千萬、上億元人民幣之外,還因為中國公眾認為政府通過橫徵暴斂得來的納稅人的血汗錢被浪費在公款吃喝、撥款用於鎮壓民眾等事情上。中國公眾還抱怨當局打腫臉充胖子,到國際上四處撒錢,給當權者臉上貼金。
中國公眾近來表示特別不滿的是,在中國許多地區、許多人還處於赤貧狀態之際,當局動輒把成億美元的錢撒出去給朝鮮,給非洲國家。
中國公眾發出的這種強烈的抱怨,中國當局聽到了嗎?
日本共同社3月25日從南非德班發出的報導顯示,習近平當局或中國外交部或中國官方媒體對中國公眾的這種不滿不是沒聽進去,就是聽到了但並不在乎:
「訪問坦尚尼亞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在該國最大的都市達累斯薩拉姆的國際會議中心發表演說,表示要履行三年內援助非洲200億美元的融資協議。」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鮮明地表明瞭重視非洲的姿態。中國官方媒體說,‘中國為非洲的經濟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習近平強調說,‘中國的發展不能脫離世界,也不能脫離非洲。’他在努力消除日本外交消息來源所說的‘中國露骨地(在非洲)爭奪資源’的負面形象。」
*試圖安撫非洲國家*
中國近年來將眼光轉向非洲,在非洲大力從事自然資源開發和貿易,招致許多非洲人抱怨中國的做法跟過去的殖民主義者如出一轍,甚至猶有過之。
在習近平訪問坦尚尼亞之際,美國主要報紙《紐約時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發出的分析報導,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習近平的非洲之行:
「中國的新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3月25日)試圖讓非洲國家放心,中國政府將注意他們的抱怨,這就是中國公司毫不留情的競爭正在窒息非洲國家發展自己的產業和創造就業的努力。為了消除這種擔憂,習近平許諾將向非洲提供援助、獎學金和技術轉讓。」
習近平主席會晤坦尚尼亞總統賈卡亞•姆裡紹•基奎特習近平主席會晤坦尚尼亞總統賈卡亞•姆裡紹•基奎特
「習近平在坦尚尼亞海濱經濟中心達累斯薩拉姆發表講話,為中國在許多非洲國家的經濟利益做了辯護。他星期天抵達那裡。這是他作為國家主席的首次出訪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中國官方以及習近平領導班子希望中國公眾和世界媒體關注習近平作為國家元首的首次出訪。但許多中國公眾和世界媒體的關注大概不是中國當局所希望看到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