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事件之北京權鬥內幕
中宣部最近舉行的高級別、小規模的輿論導向會議,再度提出以蘇聯為誡,所謂「輿論失控是蘇共亡黨的基本誘因」是也。習近平的高級幕僚向外媒透話:改革開放的形式與路徑盡可探討,但是,「你不能挑戰共產黨的政治壟斷地位」。此前,更有中央黨校女教授蔡霞在開放的民間學術平臺天則經濟研究所,發言說改革不能急躁、不能提過激口號,「把執政黨逼到牆角就不好辦了」,云云。
事件原委:雙方有意忽略
《南方週末》新年獻辭事件的鬥爭焦點已經由廣州轉到了北京,這意味著事件爆發的責任並不重要了。北京高層透露出來的消息表明:儘管中宣部自以為全盤掌控了南周北京子報《新京報》,即中宣部機關報《光明日報》參股新京,但是,新京一直是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情狀,此次拒絕轉刊《環球時報》社評實為南北呼應、協調行動。更有重量級體制內官員以個人身份猜測曰:「這是改革派發起的‘挺汪’行動,如果以汪洋為代表的改革勢力在即將到來的政府換屆中受挫,那麼,這場‘紙面戰爭’將很快演變成廣場抗議。第二個‘六‧四’也可能出現。」
就事件的起源進行調查,其實一點不難,按著南周官微上聲稱的內部編輯負責人過錯之說法,讓該人出來說話就足以了事。但弔詭的是,無論是廣州的南周本身還是北京的中央宣傳部都沒有澄清原委的打算。尤其是在北京,繼隸屬於《人民日報》的環時發表社評《南方週末「致讀者」實在令人深思》之後,《中國青年報》也發表社評,幾乎以恐嚇的調門向社會宣布「黨管媒體是鐵打的原則」。
中青緊跟環時是中國官控輿論向左轉的重要標識。據悉,中宣部最近舉行的高級別、小規模的輿論導向會議,再度提出以蘇聯為誡,所謂「輿論失控是蘇共亡黨的基本誘因」是也。習近平的高級幕僚向外媒透話:改革開放的形式與路徑盡可探討,但是,「你不能挑戰共產黨的政治壟斷地位」。此前,更有中央黨校女教授蔡霞在開放的民間學術平臺天則經濟研究所,發言說改革不能急躁、不能提過激口號,「把執政黨逼到牆角就不好辦了」,云云。
五代一體:習近平難平衡
事件的重點由廣州轉到北京,等於為新進廣東的胡春華解決了大難題。事件發生之初,胡春華為避免誘發體制內改革力量的反感,曾迅速設計了「送庹震回北京」的對策。經請示政治局由中組部操作,將其三度共事的河北官員劉可為調往廣東,打算接替庹震出任廣東宣傳部長。但是,事情沒有胡春華想像的那麼簡單,因此也就沒法急於宣布庹震卸任廣東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職務。更有北京最新消息說:庹震自己也通過特定途徑謀求到了中宣部某個局(可能是理論局)局長的職務,並將以副部級職銜出任。
庹震供職於《經濟日報》時期,頗得鄧小平賞識。據傳,庹震發表在該報的每篇評論鄧小平都讀。也正是由於至今仍有鄧家勢力為後臺,庹震並不想急於辯解自己在南周獻辭事件中的責任,更對其在事件中的角色諱莫如深。廣州一位現任副省級高官說:「庹部長對汪書記足夠尊重,至少他們兩個的起家都是靠鄧家,算是一門弟子,還不至於互相殘殺。」
到目前為止,還沒法從另外的資訊渠道證實庹汪的實質關係。但是,從廣東副省級官員的透風來看,南周獻辭事件的根子在北京是毫無疑問的!汪洋現在還沒有政治局委員以外的任何黨政事務性職務而無法出來表態,或者說習近平也不會允許他表態。在另一方面,習近平在通過或軟或硬的手法來讓黨內改革派認同他的「毛鄧江胡習五代一體」的意識形態重塑。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已經有所調整,悄然放棄否定毛澤東的原有政論(見),在習的安排下,參與了紀念周恩來的活動。
總的看來,南周獻辭事件進程是在習的控制之中的,此或其試圖平衡左右的一次試驗。或言,中宣部做局之為也是在習的授意下進行的。但是,習也不會太過份,還是要放開網路言論,黨管媒體的鐵律也只是適應傳統紙面官媒而已。
江系攪局:美臺表態反對
習近平在政府換屆要艱難平衡,為支持他的人士所理解。例如,曾在其父習仲勛手下做過事的杜導正老先生(前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認為,這是毛左勢力與江系對習李新政的攪局。尤其是江系的前意識形態主管李長春在幕後操縱,現任常委劉雲山聽命於李長春,才掀起了如此巨大的政壇風波。質而論之,江系留守勢力確實抓住了習近平在政府換屆前左右平衡的心理,以至於在意識形態布局方面屢屢釋放矛盾的信息。劉雲山實控下的中宣部不僅利用環時再放惡言,如再度把已經流亡美國的著名維權人士陳光誠扯進來,以說明「敵對勢力」之存在,而且,更是把開明人士一向有好感的中青報也拉進來,使其緊跟環時。這樣,就造成團派已經急速左轉的印象,換言之,半團派劉雲山已經攜中青報投入江系留守勢力。
中共高層派系之間面臨重大權力分割,每每做出重大調整本不足怪。劉雲山利用習近平的平衡心理或者給習製造平衡難度,亦出於對權力分割的不滿。首先,習李胡溫設計的十八大「弱常委制」確實是把常委的權力更多地分攤到政治局一般委員手中,書記處的事務性更加突出而難以超脫和攬權,或曰曾慶紅時代的書記處不可能再現;其次,書記處常務書記未必能天然地成為意識形態大總管,即很可能是現在沒具體職項的張高麗最終接替李長春留下的空缺;再次,既然曾慶紅時代的書記處難以再現,劉雲山就沒有希望做國家儲貳即副主席一職很可能是李源潮。
張高麗做意識形態大總管不僅會使江系留守勢力分化並產生內耗,而且還會騰出政府方面的常務副總理職位(或由汪洋出任),從而讓李克強牢牢地控制住換屆後的政府,江系留守勢力將被排擠出政府體系。也正是在這樣的劇烈權爭背景下,習的親信劉奇葆在中宣部成了孤家寡人,不但穩不住局面還大大給習添了亂子令事件國際化。儘管中共外交作業系統反駁美國對南周獻辭事件的關注態度,但事件已經摻進國際因素是習所不情願看到的。不惟如此,事件也影響到了兩岸關係,臺灣中華民國政府的陸委會已經發表文告,表態支持南周獻辭事件中的受打壓記者,並依此敦促大陸當局開放言論、放棄新聞審查。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