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南海東海紛爭加劇 習近平發言降溫(圖)

——主權危機持續 經濟下滑或成隱患

作者:岳超  2012-12-10 02: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越南民眾示威遊行,抗議中國宣稱對南中國海及其島嶼擁有主權

【看中國記者岳超綜合報導】中國新版護照引發的南海爭端持續發酵。在越南國有的石油公司指責中國船隻上星期割斷越南船隻電纜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2月6日表示:越南的指責「不符合事實」,中國船隻當時正在中國海南省附近的有爭議地區進行「完全正當的」捕魚作業;他同時警告越南停止在南中國海有爭議地區的「單方面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活動」。12月9日越南河內和胡志明市兩城市發生民眾示威遊行,抗議中國宣稱對南中國海及其島嶼擁有主權,遊行不久被警方驅散。

與此同時,印度也誓言捍衛其在南中國海利益。海軍司令D.K.喬什上將12月3日說,雖然印度對南中國海沒有主權要求,但如果有必要,將向南中國海部署軍艦。在南中國海越南聲稱屬於其經濟專屬區的一處區塊內,印度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與越南有合作項目。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國會大選12月4日拉開序幕,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以強化軍事的政策,獲得了多數日本民眾的支持,在目前大選民調中排名第一。安倍在競選政綱中主張對中國大陸採用強硬政策,在釣魚島問題上絕不讓步;並公布要將自衛隊的地位提升至國防軍,全面加強日本軍事力量。

南海東海紛爭加劇 國際社會關注

南海主權之爭,源於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國爆發了內戰,導致二戰後中、美、英達成的歸還中國的沿海領土的《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未被執行而造成的。

二戰後由於冷戰的加劇,英、美、法等國家在亞太的投入的實力日益削弱,印度(英殖民地)、越南(法殖民地)、菲律賓(美殖民地)等國紛紛從原殖民國家中獨立出來,進而開始對周邊海域(包括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提出領土要求,由此產生了主權爭議。

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它在一戰和二戰期間搶佔中國的琉球群島(日本稱‘沖繩群島’)和釣魚島群島(日本稱‘間隔列島’),按《波茨坦公告》也應一起還給中國。中國1949年內戰結束後這兩個島嶼並未歸還,一直由美國監管。也是由於冷戰的需要,1972年美國將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群島的「管轄權」交給日本,目的是聯合日本等盟國對中共政府和前蘇聯政府進行太平洋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封鎖(釣魚島群島和琉球群島正好處於這兩個島鏈上),由此產生了中日在釣魚島上長期的主權之爭(其實還應包括琉球群島)。

隨著南中國海豐富的天然資源逐漸被發現,釣魚島和南中海之爭也愈演愈烈。首先是菲律賓在今年4月和中國就黃岩島的歸屬問題鬧的沸沸揚揚,雙方幾近動武;日本內閣也在9月正式宣布將「釣魚島國有化」,再到目前安倍12月4日競選時表示「加強軍事力量,在釣魚島問題上對中國絕不讓步」等等,都說明瞭這一點。

此外,印度也加入了南中國主權紛爭的行列。過去,印度對南中國海日益升級的緊張局勢一直採取消極觀望態度。但近期印度政府開始在越南附近海域的一處區塊進行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由此涉入了南中國海的糾紛。新德里的一位戰略事務分析家巴斯卡爾•羅伊說,南中國海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印度希望維持自己在那裡的存在。

習近平表示「不稱霸」意在降溫

中國政府在11月30日宣布從2013年1月1日起,對非法進入中國認為屬於本國領海的船隻實施登船檢查,這一新規定的執行程度也成為國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

12月5日,習近平在與歐美日韓等國專家座談時表示,「中國決不會稱霸,決不搞擴張,對外開放政策不動搖」,並強調「中國的發展不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我贏你輸的發展,對他國、對世界決不是挑戰和威脅。」

習近平的上述講話,明顯是希望對東海及南海問題上與周邊國家日益對立的嚴峻形式進行降溫,同時向外界承諾繼續走對外開放的路線,希望能吸引和留住外資企業。然而外界普遍關注的是,涉及到國家領土主權問題,一般雙方很難做到雙贏,尤其是對中國東海和南海領土,無論二戰前後,都是明確歸屬中國的。

經濟下滑 或成主權紛爭隱患

有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做出上述表態,是因為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容樂觀。其中外資撤離尤為嚴重。據《紐約時報》報導,蘋果公司(Apple)的首席執行官蒂莫西•D•庫克(Timothy D. Cook)12月6日對外承諾,斥資1億美元(約合6.2億元人民幣),將部署在中國的MAC組裝生產線移回美國;日本《NHK》在12月8日也報導稱,中國目前的200家日資企業,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確定要在5年內從中國完全撤資。

此外,今年中國的糧食進口遠超去年,而越南正成為中國的主要糧食輸出國。據《金融時報》11月29日報導,按照海關總署提供的最新數據:今年前10個月,中國進口了198.28萬噸稻米,去年同期僅為50.5萬噸,進口量增長近300%,創下歷史新高;另據《中國糧油報》12月5日報導,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統計,2012年上半年越南對中國出口大米120萬噸。

綜上所述,外商撤資、糧食進口等因素,不僅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也對南海和東海主權紛爭產生不利影響。如何做到保持經濟增長和主權不受侵犯,是習近平新政府即將面對的嚴峻考驗。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