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微博引起了公眾的熱議:一網友晒出一張鐵路內部職工專用票,票面內容顯示,從西安坐火車臥鋪到深圳,長達2154公里的行程,票價卻只需2元。這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但隨即有鐵路員工出來澄清,這種票是鐵路部門員工出差所用,一般要求乘車證、工作證、出差證明共同使用,還要求所在鐵路單位的較高層次領導簽字。
一網友晒出一張鐵路內部職工專用票
撇開這個制度中難免的不規範不談,即使嚴格執行出差、通勤員工在有乘車證、出差證明、領導簽字的情況下才能獲得2元票,這種制度也存在較大弊端:這種方式不但在簽字、審批過程中滋生了權力尋租,產生道德風險,更重要的是,同時也降低了鐵道部內部的可審計性,而這種可審計性,正是另一個爭論的來源。
10月31日鐵道部一位退休官員向媒體表示,僅承擔的涉農物資運輸一項,鐵道部去年就虧損600億元左右;總體算起來,鐵道部因承擔公益服務而遭受的損失,一年估計在1000億元以上。此前,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也在一次內部會議上稱,鐵路公益運輸線路虧損700億元。所謂公益性運輸,指無法通過商業化運營來補償成本,但又出於某些宏觀因素考慮而必須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軍事物資運輸、扶貧救災、軍人殘疾人和在校學生優惠等。據此,鐵道部也一直呼籲對其給予財政補貼。
但是,作為一個企業,盈利與否顯然是是整體性的,作為一個尚有盈利的政府部門,作為一個國有企業,這種部門性、局部性的虧損是不是進行補貼的理由?
諷刺的是,這種以某個環節、某個部門的虧損伸手要補貼的做法已有先例。在總體盈利巨大的情況下,國內石油巨頭卻以煉油環節虧損為由,要求減稅、索要國家補貼、逼迫發改委提價。鐵道部的公益服務,是否就是第二個煉油環節?
鐵路存在天然的壟斷性,伴隨天然壟斷性的,必然是作為政府部門的「天然的」義務。包括學生、軍人半價,涉農物資運輸低於成本價,軍事物資的運輸,這些本屬於伴隨天然壟斷而出現的「天然義務」。如果在以壟斷賺取整體上利潤的同時,卻要求國家財政為其天然的義務付款,進行補貼,那麼就意味著責權的不對等。可以作為對照的是,恰恰是那些面臨激烈競爭的國有企業,比如中國的三家電信企業,雖同樣承擔了「鄉鎮通寬頻」、「村村通」等義務,但卻不見其撒嬌叫嚷,而是在相互競爭中發展。
實際上,對鐵道部的補貼一直存在。鐵路建設基金是國家批准開徵的用於鐵路建設的專項資金,由鐵道部集中管理。目前,這一基金由鐵路運輸部門在承運貨物時根據法定額度徵收。2011年上半年,鐵道部實現利潤42.9億元,如果沒有同期300億元左右的鐵路建設基金,鐵道部就實現不了盈利。
再退一步講,即使對鐵道部非經營性的公益服務進行補貼,首先也需要「請獨立審計部門準確核算鐵道部因公益服務而遭受的損失,將管理、經營不善、腐敗等部門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損失剔除」。政府部門都有誇大自己職能、誇大虧損,謀取更大預算的動機,應對這種動機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政府部門的可審計性。所以,用統一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式去理清鐵道部龐大體系內的各種行政、經濟關係,清理諸如2元錢的內部車票這些低效率的運營方式,提升鐵道部的可審計性,是鐵道部當前急需完成的改革步驟。
(作者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項目研究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