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人的壓力來自哪裡

作者:馬龍生  2012-10-19 03: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被稱為「史上最長黃金週」的中秋、國慶假期剛過,一家世界知名辦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發布了它的最新調查結果: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職場人士中,認為壓力高於去年的,中國內地佔75%,香港地區佔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別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人民網10月17日報導)

「壓力之國」壓力何來?原報導用了「人口龐大、社會轉型、慾望膨脹」等關鍵詞,並據此希望能有人開出合適的藥方。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有點不太靠譜。人口龐大,能成為全球壓力第一的理由嗎?慾望膨脹,也決不是中國人的普遍心理。而唯一沾邊的,倒是「社會轉型」帶來的陣痛,確實給中國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那麼,社會轉型的陣痛,又體現在哪裡呢?

首先,社會轉型的陣痛,體現在破舊立新中,法制環境差,明規則被踐踏,潛規則盛行,權貴強勢,民眾權利貧困。舉個例子說,在中國大都市,中小學的擇校問題,讓眾多家長備感焦慮。花多少錢可以擇校?通過什麼途徑可以擇校?一切都是「攥起拳頭讓你猜」,活的怎麼能不累?再舉個例子,2009年,河北省威縣採取公開招聘、層層考試的方式,從高校畢業生中擇優錄用了191人當教師。可是讓選拔勝出者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剛剛上班沒多久就被告知要捐款,專科畢業生捐5萬,本科畢業生捐3萬,名目是「捐資助教」。在這種名為自願、實名逼迫的「釣魚入編」面前,新教師們怎麼能沒有壓力?

第二,社會建設嚴重滯後,公共服務跟不上,導致很多難纏的事情要靠自己去解決、擺平,耗時費力效率低。農村商品經濟發展中,屢屢出現的「賣難」,欲哭無淚的農民很少能得到來自政府的公益化幫助;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想得到來自政府的仲裁、來自法律的幫助,目前同樣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政府本該是接受民眾的委託,為公眾提供公共產品的組織。但是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出於成本、利益的考慮,把那些既瑣碎麻煩、又費力不討好的一應雜事,紛紛以承包經營、招標拍賣等形式一推了之,比如一些城市把公交運營推給市場,造成乘客利益難以保障等紛爭不斷。這樣的煩惱多了,百姓的壓力怎麼能不大?

第三,社會價值觀的差異,使不少人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生活。比如,老人盼著抱孫子,給小輩施加壓力,但兒媳不想十月懷胎製造一個「窮三代」。本來,「窮」與「富」是相對的,可現在一些人眼睛盯著富家子弟,按照他們的標準為孩子設計人生,所以總覺得高不可攀,哪怕家境並不很差,也會覺得孩子是「窮三代」。攀比心理帶來的人為壓力,雖然未必可取,卻也著實不少。

屬於社會價值觀差異導致的壓力,需要一定的輿論引導和自我調整。而明規則被踐踏、潛規則盛行,則屬於較差的文化氛圍帶給人們的壓力,需要客觀環境優化對人們意識的長期良性影響,才能收到成效。而社會建設嚴重滯後,公共服務跟不上導致的民眾壓力,則需要政府以只爭朝夕的態度,盡快改變當前現狀,儘可能減輕百姓的壓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