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費就是走向災難

刺激消費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消費能夠起來,經濟就有復甦的希望。這種觀點認為,如果大家都儲蓄,都少消費,生產出來的東西就無法賣出去。東西賣不出去,企業就會破產,工人就會失業。因此,消費就是幫助企業創造利潤,工人能夠就業,大家的日子才好過。

刺激消費論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只要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其中謬論。人類進行各種生產,都是為了滿足消費。俗話說,辛苦工作就是為了三餐。消費的本質就是滿足生命的需求,當然包括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但是並不是為了生產。沒有人只是為了生產而消費,這樣的消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刺激消費的本質就是為瞭解決生產而消費,這就好比生產了100雙鞋,但是沒有人消費。為了繼續生產鞋,政府鼓勵大家買鞋,然後終於解決了庫存問題。就這樣,企業可以繼續生產。然而,人們卻沒有思考過,要是這些鞋不適合大家,當作廢品處理,這又有什麼意義?儘管GDP增長了,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創造任何社會價值。

通過刺激消費,解決庫存問題,可以維持繼續生產,這看起來是非常有效果的。事實上,這種刺激消費就是讓這個社會創造出更多廢品。出臺刺激消費政策,扭曲了消費者對產品的效用評價,給他們製造了錯誤信號。這就導致他們消費了本來不應該消費的東西,花了本不應該花的錢。

通過刺激消費政策增加GDP,這完全是一種錯覺。實際上,只是將別處的GDP轉到了這裡,或者將隱性的轉為顯性的,或者將以後的轉到現在。事實上,一點也不增加,還會產生浪費。很多人認為,沙漠修公路沒有創造社會價值,但是可以解決就業。然而,這對就業一點幫助都沒有,只是將別處的就業轉到這裡來了。因此,這些刺激政策讓人們只看到了增加的GDP,沒看到減少的,於是就產生了一種錯覺。

經濟是有週期的,繁榮之後就有蕭條,這個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人為製造了一個不正常的繁榮,就必然產生一個不正常的蕭條。因此,製造了一個過度繁榮的假象,就會導致過度蕭條。通過反覆刺激經濟,只會延長危機,甚至會製造新一輪危機。

企業生產出產品來,賣不出去,這可能是決策錯誤。這種情況下,企業就要做出反思,改進產品,從而生產出符合市場需要的東西。要是政府幫助企業解決庫存問題,實際上就等於獎勵企業犯錯誤。這樣就給企業一種信號,即使東西賣不出去,政府也不會不管。最終將導致企業的錯誤越來越嚴重,必然引發更大的問題。

經濟蕭條是很正常的,完全可以自動恢復。要是政府給市場注入過度藥方,就破壞了市場本身的正常運作,使之失去自我調節的功能。通過刺激消費政策,可以讓某個行業發展起來,使一些人富裕起來。這給人感覺就是,這種刺激措施是有效果的,然而實際上卻是全體納稅人為少數行業埋單。

通過貨幣政策刺激消費,確實可以帶來短暫的繁榮。但同時,它也會製造出通脹,各種價格信號遭到破壞,這就使繁榮注定無法繼續下去。要讓經濟復甦,就必須回歸自由市場,而不是盲目刺激消費。因此,刺激消費將製造一場災難

本文留言

作者李俊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