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重重困擾中國股市

中國從今年4月份開始加大投資項目審批,到現在已經半年了。從一些經濟超前指標看,似乎已經開始出現好轉的跡象。

比如節日期間公布的PMI數據,在連續4個月負增長之後,9月份首次回升,儘管絕對數據49.8,還在枯榮線50之下,但畢竟出現些許良性變化。

PMI是不是已經出現拐點?還需要連續三個月的觀察。所以還遠遠談不上可以高枕無憂。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解決起來困難很大,這個問題是:錢從何來?尤其是資本金部分從何而來?財政?民間?還是銀行?

2008年之後的一輪大投資,地方政府沒錢,因為此前打壓房地產,地方政府賣地收入銳減。也正因如此,地方政府對中央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許多都來自「平臺貸款」,這也是之後貸款規模爆炸式增長的關鍵原因。

現在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是增是減?如果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收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平臺貸」受到控制,那中央批准的項目再多,似乎也很難實現真正的投資。就是說:規劃是規劃,投資歸投資,兩件事之間是有距離的,關鍵是錢從何來。

通過落實民間投資政策來試圖引導民間資本填補政府投資的不足,但這需要時間,需要有好的「示範效應」。

不能說沒用,一定有一批願意最先吃螃蟹的人已經進入其中,這也是最近經濟先導性指標出現好轉跡象的動力所在,但畢竟不像政府直接投資那樣可以立竿見影。

從目前的情況看,「就算經濟需要刺激,也不能重複2008年」的觀點基本是共識。但是,不用2008年那樣的方法,又能用什麼樣的方法?找不到新的方法是一個最糾結的問題。

所以,現在是「老方法、新力度」,走一步看一步,用批項目刺激相信,實際開工「悠著點」,別再過頭了。政策說法上也是突出「穩增長」,而不是激進性政策。

即便如此,估計10月18日將公布的第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其中GDP漲幅就算還會有點回落,那恐怕也是最後一次回落,未來穩定於7.5%或略高將是大概率事件。正因如此,我對中國股市「今年見底」還有略有期待的。

當然,股市還受到另一大矛盾的困擾。這個矛盾是:一方面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執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中國的貨幣政策卻十分謹慎。筆者擔心這樣的謹慎會使中國貨幣供應「相對顯緊」,從而導致人民幣進一步升值。

那對中國經濟而言,恐怕是致命打擊。因為理論上講,美元等貨幣極度寬鬆會導致資源價格大漲,這會增加製造業成本,拉高製造業貸款需要,但如果這一正常貸款需求滿足不了,企業停產、減產、虧損面都會增加,從而抑制投資需求;同時,CPI在供給不足的條件下上漲,又抑制消費需求。

主要經濟體執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不是意味著資源價格大幅上漲?現在矛盾很大。一方面濫發貨幣必定刺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對這樣的上漲心存恐懼,會採取各樣非貨幣手段壓制。

還記得美國QE2之後,美國政府通過嚴查投機、上調期貨交易保證金的方式打壓商品價格嗎?

不過,既要濫發貨幣,又要物價別脹,這是「魚和熊掌」的關係,最終人們會看到商品價格的上漲,只是上漲速度的變化而已。中國到底該如何應對這樣的「陷阱」?

還有一大矛盾就是股市自身的錢從何而來?QFII嗎?新聞報導稱,中國證監會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QFII稅收等相關政策。

一個得了「熱錢」恐懼症的國家現在要吸引「熱錢」了?這或許也是一種進步,但「超國民待遇」萬萬不可行。

股市還得靠中國自己的投資人,把QFII當成「藥引子」可以理解,但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

希望中國能有更為有效的「超常規方式」,把低價股票轉化為國民財富。當然筆者也理解證監會的做法也許還有另一層含義:用境外投資者對抗國內利益集團,一方面托股市,另一方面推動股市關鍵性改革。

無論如何,中國股市行情必將在此矛盾中發展,就看哪個方向的力量更大。

本文留言

作者鈕文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