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碩士月掙六千父母為何仍抬不起頭

 2012-09-15 03:5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余新(化名)碩士畢業,外企工作,一個月六千餘元的收入,這樣的月薪能讓很多職場新人羨慕不已,但他的父母卻說,「還不如村裡那個只有初中畢業現在在賣建材的同齡人多,這讓他們在村裡很‘抬不起頭’。」(9月13日新華網)

碩士學位在外人眼裡是高學歷,畢業後收入還不如一個初中生,且余新是村裡的第一個碩士,承載著父母很高的期望,而期望與現實的巨大落差讓其父母在同村人面前感到「抬不起頭」。前不久,一個北大碩士生月入八千,而其父親感到「丟臉」,認為他應該當大官,年入至少百萬……類似的事情林林總總,儼然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社會評價體系日漸窄化的時下,碩士生的收入拼不過初中生,給人一種「讀書無用」的錯覺。近幾年,高考棄考人數不斷攀升,與這種單向度的價值取向緊密相關。從中顯露出來的是,父母的期望與社會現實的割裂。

中國,子女是一個家庭「翻身」的關鍵,讀書又是最重要的可以憑藉的工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早就被嵌入了教育價值觀,並被廣泛認同,上千年的傳統深刻地影響了現今的教育價值觀。

所以,自古以來,讀書就是一個打通上升渠道,獲取優質資源的重要方式。深受傳統文化影響,子女讀書的成績被看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如學者所說,中國人歷來將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擴展,人際關係則是最原初、最直接、最重要的社會認同來源。

由小學一直讀到碩士畢業,尤其是成為名校高材生,在傳統觀念看來,已是讀書甚多,在讀書方面取得了成就,就應理所當然地佔有優質社會資源,就應理所當然地賺大錢、當大官,收入就得超過初中生,否則就是「不正常」,就是「丟臉」,這是當前中國很多父母的邏輯,亦契合當前功利化的社會評價標準。

這種心理落差的出現,一是由於物化且單向度的評價體系,金錢成為衡量一切的不二法則,碩士畢業收入低了往往被認為「白讀了」;二是由於現代社會日趨多元,傳統社會中最主要的獲取社會資源的方式———讀書,日漸式微,低學歷有能力者一樣可以成為高收入群體。

通俗地講,現今的社會評價體系是扭曲的,只重視讀書的「工具性」,即讀書所帶來的有形物質,忽視了讀書所帶給一個人精神和心靈的滿足,即精神財富。單向度的社會造就了單向度的人,很多人就像「焦慮的陀螺」一樣旋轉個不停,迷失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房子、車子、票子等有形的物質追求,無視知識的意義和精神財富的價值,忘了生活的真諦。可見,這不僅是這位碩士父母的悲哀,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

来源:重慶晨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