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隱患露出冰山一角

中國大型國有銀行看起來像泰坦尼克號那樣「不可沉沒」。

從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中首家公布中期報告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3988.HK)來看,國有銀行這艘巨輪還在全速行進。該行6月份不良貸款率從2011年末的1%降至0.94%,核心資本充足率從10.08%上升至10.15%。

乍看起來,似乎根本不必擔心銀行壞帳引發新一輪融資潮。但透過表象看本質,還是會發現問題的影子。

6月份,中國銀行的存拆放同業增至人民幣8,820億元(合1,380億美元),佔總貸款比例從2009年底的8%升至18%。這種趨勢如果放大到整個銀行業就更為明顯,整個銀行體系的存拆放同業佔總貸款的比例目前已達到43%,高於2009年末的25%。

存拆放同業迅速膨脹的背後隱藏著兩大問題。

首先,銀行向其他金融機構拆出的資金經常流向影子銀行,而影子銀行會把這些資金貸給房地產開發商和其他高風險借款人。這意味著銀行的不良貸款改頭換面成了對影子銀行的債權,而不會變更基礎資產。

其次,銀行的存拆放同業也常常代表向企業客戶發放的、有其他銀行開立的信用證作為擔保的貸款。假設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0939.HK)向寶鋼(Baosteel)發放一筆由中國光大銀行(China Everbright Bank Co.)開立的信用證作為擔保的貸款,那麼建設銀行在記帳時可將這筆貸款列為存拆放同業。惠譽(Fitch)的中國銀行業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表示,根據監管規則,存拆放同業的風險權重較低,其造成的結果就是銀行資本充足率虛高。

當然,事情沒有到令人恐慌的地步,但有理由相信,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不像第一眼看上去那麼光鮮。

本文留言

作者Tom Orlik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