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姓氏名字的避諱(圖)

避諱,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述了一個故事:「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這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典故,就是避諱的典型事例。

諱,又稱名諱,即古代帝王或尊長者之名。「諱,忌也。」(《說文解字》)古時,對帝王或尊長,即使是已故的帝王或尊長,都不能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對其敬重。凡遇帝王或尊長之名,必須迴避使用該字,即為避諱。避諱又有國諱、聖諱、官諱和家諱等之分。國諱,是指帝王及其父、祖之名,這是舉國上下均需迴避使用的。聖諱,是指社會所推崇的「聖人」之名,一般全社會,特別是文人需要迴避使用。官諱,亦稱憲諱,是指上司長官之名,下屬官員需迴避使用。陸游提到的田登,就屬於這類避諱。家諱,是指家族或家庭內尊長者之名,僅限於家族或家庭內部迴避。避諱的不只是相同的字,還包括同音字,甚至連諱字的四聲字均不能使用。

避諱起源於周朝。「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禮記·曲禮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問其家人名諱。以免在交談中,因犯諱而失禮。

古人採用的避諱方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為改字。若遇到應避諱的字時,就改用其他的字。這種避諱的方法出現較早,也較普遍。如秦始皇諱政,秦朝改正月為端月。「端月,正月也。秦諱政,故曰端。」(《史記》)漢文帝諱恆,傳說的后羿之妻姬娥遂改稱嫦娥。漢光武帝諱秀,秀才改稱茂才。清聖祖諱玄燁,紫禁城的北門玄武門遂改稱神武門。

其二為空字。若書寫中遇應避諱的字時,採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諱」、「某」等字表示。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凡遇當朝皇帝的名諱,就不作任何解釋,只寫「上諱」二字。如「秀,上諱」。

其三為缺筆。如遇到應避諱的字時,則少寫一筆或兩筆。一般多為最後的一筆或兩筆。如清雍正時規定,凡書中遇「丘」字,必須缺筆。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為「邱」字。

這三種避諱的方法都有問題。改字和空字,常導致後人很難推斷原字,甚至理解錯誤;缺筆則更易造成錯讀成其他字。如唐睿宗李旦,若省去最後一筆,就變成「日」字。

避諱,給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造成諸多麻煩。例如有些姓氏,就因為當朝皇帝的名諱,而改作其他的姓氏。如莊氏,因避漢明帝劉莊諱,改為嚴氏;姬氏,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諱,改為周氏;淳于氏,因避唐憲宗李純諱,改為于氏等。不僅改姓,也有因避諱而改名者。如生活在西漢末年的孔子後裔孔莽,因王莽篡漢稱帝,遂改名孔均;唐初宰相裴世矩,因避唐太宗名諱,去「世」,稱裴矩。即使是神,也有因避國諱而改名者。如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就因避唐太宗名諱,而省去「世」字,稱為觀音菩薩。因避諱,不僅在世者要改名字,就連早已故去者也不能倖免。如秦漢之際的策士蒯徹,死後又因漢武帝劉徹即位,而在《史記》、《漢書》中,被稱作蒯通。南齊時,將軍薛道淵因避齊太祖蕭道成名諱,去「道」字,只稱薛淵。但到唐朝編修《南史》時,又因避唐高祖李淵名,遂改其名為薛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