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已成功探底了嗎
經濟轉型,離不開調整經濟結構,扭轉突出的結構失衡,經濟增速難免會慢下來。如果經濟減速在預期範疇之內,經濟增長速度變化相對穩定,結構調整就能在有利條件下進行,不至於傷及經濟本身。但經濟下行加速,也向結構調整提出了挑戰。
GDP統計數據「破八」,在無形之中加重了國人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大家的經濟行為偏好,正逐漸偏向謹慎和保守,儲蓄意識不斷強化,即時消費能力下降,這不僅導致了產品過剩,物價水平急遽走低,也表明對大多數工業產品而言,也許去庫存化只有降價,才能對接上實際消費需求。6月CPI從5月的3%直降0.8%,便是很好的證明。而且,使用銀行貸款形式的消費下降,不僅抑制了樓價,還使得了汽車市場持續低迷,銀行頓顯放貸難。特別是,現有實體經濟生產投資,因為盈利能力下降,被迫選擇主動退出擴大再生產環節,轉而進入各類高收益理財產品之中,採購經理人樂觀預期和意願降低,實體經濟失血和貧血的情況持續,經濟進入探尋底部的過程。
考察最近三個月的新增貸款數據,就能理解央行在不足一個月連續兩次減息的用意,不僅有減輕實體經濟負擔,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的意圖,還有幫助銀行體系大量存款找到貸款對象的目的了。4月新增信貸6818億元,即使此後地方政府變相放鬆房地產調控,致使跟房貸密切關聯的住戶貸款大幅增加2137億元,5月新增貸款才增長1114億為7932億元。只有銀行降息之後,6月新增貸款才顯著上升,達到9198億元,直逼3月1.01萬億的最高水平。
這從側面說明,單靠降低銀行利率,靠釋放流動性來穩定經濟增長,需要支付的代價和成本極其昂貴,甚至還不同於2008年的四萬億刺激計畫,即使投入和花費不菲,不見得就能達到控制經濟下滑的目的。這一點也能從股市上反映出來,6月滬市指數跌破了2300點時,央行及時啟動了第一次降息,但不足一個月之後,滬指卻跌破了2200點,縱然宣布了第二次降息,股市依然還在2200點下方運行。連對貨幣政策極其敏感的資本市場,對利率變動反應度都在降低,更遑論原本就敏感性較低的宏觀經濟對降息的反應了。
要知道,經濟增長速度,就像驅動航船的水位線,要是過低,航船勢必擱淺,抑制經濟內在活力的發揮。要是長期持續降低,只有換來結構調整的成功才值得。那麼,時隔三年之後,GDP再度破8%底線,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已探底成功?當前和今後提振經濟增長的有效方式又是什麼呢?
先談中國經濟是否已探底成功的問題。
筆者以為,這要分為短期和中長期來辨別。從短期看,確實具有探明底部的大概率。理由有二:一是,GDP的歷史數據表明,1992年GDP增速達到了最大值14.2%,隨後即扭頭向下連續下降了7年,到1999年GDP達到最低值7.6%時,探明瞭底部,並迎來了新的高速增長。這次GDP變化很具有驚人的歷史相似性,只差時間不重合,只有5年多的跨度。二是,政策效應的疊加有助於經濟形成階段性底部,當然資本市場也有可能在2132點上方產生底部。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要形成未來十年、甚至幾十年的底部,時機還不成熟。恐怕真正見到中國經濟平穩軟著陸,將至少還要等待兩年以上吧。主要原因就在於,中國經濟轉型才剛起步,經濟中的複雜矛盾沒有得到根治,調整經濟結構尚未取得決定性成果,尤其是樓價依然處於高位,以住房回歸合理價格為標誌的宏觀調控還遠未完成,房價風險不釋放完畢,就幻想產生經濟的中長期底部,是不切實際的。
再談提振經濟的有效方式。一言以蔽之,釋放民間經濟的活力。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只要真正賦予民間經濟權利,中國經濟就活力四射,不僅農民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解決了幾十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而且市民和知識份子的創造力被激發出來,解決了中國物質產品嚴重匱乏的問題,進而讓中國製造行銷全球。所以,未來中國經濟的希望寄託在結合了實體經濟和金融業創新長處的民營經濟身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