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经济已成功探底了吗

 2012-07-19 12: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经济转型,离不开调整经济结构,扭转突出的结构失衡,经济增速难免会慢下来。如果经济减速在预期范畴之内,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相对稳定,结构调整就能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不至于伤及经济本身。但经济下行加速,也向结构调整提出了挑战。

GDP统计数据“破八”,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国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大家的经济行为偏好,正逐渐偏向谨慎和保守,储蓄意识不断强化,即时消费能力下降,这不仅导致了产品过剩,物价水平急遽走低,也表明对大多数工业产品而言,也许去库存化只有降价,才能对接上实际消费需求。6月CPI从5月的3%直降0.8%,便是很好的证明。而且,使用银行贷款形式的消费下降,不仅抑制了楼价,还使得了汽车市场持续低迷,银行顿显放贷难。特别是,现有实体经济生产投资,因为盈利能力下降,被迫选择主动退出扩大再生产环节,转而进入各类高收益理财产品之中,采购经理人乐观预期和意愿降低,实体经济失血和贫血的情况持续,经济进入探寻底部的过程。

考察最近三个月的新增贷款数据,就能理解央行在不足一个月连续两次减息的用意,不仅有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图,还有帮助银行体系大量存款找到贷款对象的目的了。4月新增信贷6818亿元,即使此后地方政府变相放松房地产调控,致使跟房贷密切关联的住户贷款大幅增加2137亿元,5月新增贷款才增长1114亿为7932亿元。只有银行降息之后,6月新增贷款才显著上升,达到9198亿元,直逼3月1.01万亿的最高水平。

这从侧面说明,单靠降低银行利率,靠释放流动性来稳定经济增长,需要支付的代价和成本极其昂贵,甚至还不同于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即使投入和花费不菲,不见得就能达到控制经济下滑的目的。这一点也能从股市上反映出来,6月沪市指数跌破了2300点时,央行及时启动了第一次降息,但不足一个月之后,沪指却跌破了2200点,纵然宣布了第二次降息,股市依然还在2200点下方运行。连对货币政策极其敏感的资本市场,对利率变动反应度都在降低,更遑论原本就敏感性较低的宏观经济对降息的反应了。

要知道,经济增长速度,就像驱动航船的水位线,要是过低,航船势必搁浅,抑制经济内在活力的发挥。要是长期持续降低,只有换来结构调整的成功才值得。那么,时隔三年之后,GDP再度破8%底线,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探底成功?当前和今后提振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又是什么呢?

先谈中国经济是否已探底成功的问题。

笔者以为,这要分为短期和中长期来辨别。从短期看,确实具有探明底部的大概率。理由有二:一是,GDP的历史数据表明,1992年GDP增速达到了最大值14.2%,随后即扭头向下连续下降了7年,到1999年GDP达到最低值7.6%时,探明了底部,并迎来了新的高速增长。这次GDP变化很具有惊人的历史相似性,只差时间不重合,只有5年多的跨度。二是,政策效应的叠加有助于经济形成阶段性底部,当然资本市场也有可能在2132点上方产生底部。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要形成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底部,时机还不成熟。恐怕真正见到中国经济平稳软着陆,将至少还要等待两年以上吧。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经济转型才刚起步,经济中的复杂矛盾没有得到根治,调整经济结构尚未取得决定性成果,尤其是楼价依然处于高位,以住房回归合理价格为标志的宏观调控还远未完成,房价风险不释放完毕,就幻想产生经济的中长期底部,是不切实际的。

再谈提振经济的有效方式。一言以蔽之,释放民间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只要真正赋予民间经济权利,中国经济就活力四射,不仅农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解决了几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市民和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解决了中国物质产品严重匮乏的问题,进而让中国制造行销全球。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希望寄托在结合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创新长处的民营经济身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