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山中宰相陶弘景(圖)

 2012-07-09 15: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圖片〉

舊時,茅山元符萬寧宮有一幅楹聯「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神仙」是指秦代李明及漢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宰相」,則指梁代陶弘景和唐代王遠知。

這陶弘景並未任過宰相之職,為何被稱為「宰相」呢?

陶弘景生於世家望族,其祖父為南朝宋南中郎參軍事,其父為司徒建安王國侍郎。陶弘景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7歲時就入南朝齊為官,任諸王侍讀兼總記室,遷拜左衛殿中將軍,後被皇帝調任「奉朝請」的職務。在朝廷任職20年。37歲這年,陶弘景拜表辭祿,入茅山修道。

陶弘景隱居茅山、潛心修道的同時,關心社會的發展,希望社會穩定,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齊末,義師平建康(今南京)之時,他以「水醜木」為「梁」字之圖讖,派弟子告訴蕭衍:「創梁之舉必然成功!」促蕭衍下定廢齊建梁的決心。

梁朝建立後,武帝大力擴充文武班子,為鞏固自己的帝位,一邊嚴刑苛法鎮壓民眾,一邊偽裝仁慈勤儉,大力提倡學儒崇佛,騙取百姓同情。陶弘景看在眼裡,急在心裏,情急之下,遣高徒入宮,向武帝獻上寶刀二口:一名喜勝,一名成勝。寓意朝廷治國平天下,一要施以善政,二要增強實力。置腹良言,使武帝也頗受感動。

梁武帝很感激陶弘景給予的有力支持,親提御毫,寫了一份情真意切的御詔,文曰:「心中何所有?卿何戀而不返?」盼望陶弘景出山輔政,重列朝班。然而,徜徉於大自然懷抱之中,並為道家仙風所陶醉的陶弘景,接到詔書後,深思很久,下定了不出山的決心,提筆寫詩一首:「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陶弘景不肯出山為官,梁武帝不肯罷休,經常派驛卒帶著手書,到茅山邀陶進京。陶弘景不改初衷,想到:「夫子云: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未見其人,今我義達,無復其行,請同求志之業。」因號「華陽隱居」,以明其志。

有一次,他請來人帶給梁武帝一幅畫。武帝展開觀看,只見畫面上兩隻水牛,一牛自由自在地在青山綠水間啃食漫步;一牛戴著金軛頭,表達了他對恬靜自在、無拘無束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武帝讚嘆之餘,便不再相擾,但每遇大事,仍然派遣使臣前往茅山,向陶弘景諮詢問策。久而久之,人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

来源:新三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