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寶地
祖墳葬於龍脈之地是否就能輩輩當皇帝,這個不得而知。不過清王朝非常看重風水,每一座陵園選址都是經過欽天監地理官員測量,這既是對祖先的敬重,也是一種祈福方式。
在今瀋陽,有三座陵寢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極的昭陵和肇、興、景、顯四祖的永陵,並稱「關外三陵」。在這三座陵寢中,清永陵被譽為「關外第一陵」,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氏族的祖陵,也是關於龍脈傳說較多的陵寢。
前文已提到,清永陵是清皇室的祖陵,位居清初盛京三陵之首。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初稱興京陵,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興京陵為永陵,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這裡埋葬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和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們的福晉。順治五年清世祖福臨追封孟特穆為「肇祖原皇帝」,福滿為「興祖直皇帝」,覺昌安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為「顯祖宣皇帝」。並追封禮敦為武功郡王,塔察篇古為恪恭貝勒。
民間流傳,滿人能入關,愛新覺羅氏能坐擁天下,都和祖墳——永陵的風水有著最千絲萬縷的關係。
永陵背靠啟運山,前朝煙筒山,左有青龍之首,右有白虎之尾,因此,永陵之龍,形勢俱佳,有萬乘之尊之勢。再加上蘇子河如一條玉帶一般纏繞其中,波光瀲灧,二道河、錯草河、蘇子河三條河流形成「三水入庫」(「庫」意為「墓」)之勢,實乃天下難得的風水寶地。
令人稱奇的是,啟運山上有十二個山頭,「青龍,白虎,近案」這些山距永陵都是十二里,龍鬚水(蘇子河)流經此地長度正好也是十二里,另外永陵的風水地勢所有的數據都與十二相吻合。這似乎與清朝共產生十二代皇帝有某種玄妙的聯繫。
更讓人覺得離奇的是永陵後山有十二山峰,後人評說為:山峰高的對應的皇帝在位時間就長,山峰低的對應的皇帝在位時間就越短。在這十二山峰中,中間的三個山峰最高,正好與順治、康熙、乾隆時期之鼎盛正相對應。從嘉慶帝以後,清朝逐漸衰落,到最後一個山峰隱約難見,幾乎不能稱其為峰,被民間解釋為第十二個皇帝溥儀成了末代皇帝、亡國之君,就是證明。回顧清朝歷史,居然一一對應。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這一切都給龍脈之說塗上了一層更加神秘的色彩。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中國長達近三百年。也許天命說和風水說只是為渲染皇權色彩,但是清王朝在中國歷史上卻寫下了不能磨滅的一筆,並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裡。
福陵佑清
努爾哈赤是清史中一位傳奇人物,他雖未稱帝,卻是滿洲開疆拓土的先祖,大清開國皇帝的父親。他的陵寢位於瀋陽城東的天柱山上,俗稱「東陵」,初建時稱「太祖陵」、「先汗陵」,後定陵號為「福陵」。
福陵論名氣不如永陵,論規模不如昭陵,但是,它卻是「關外三陵」中唯一一座完全按照風水學原理所選擇的墓址。
相傳,在努爾哈赤駕崩後,為了使子孫後代永遠稱帝,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過了許久,仍舊未能如願找到一塊稱心如意的「風水寶地」。
一日,他路過一處山麓,登頂觀望,見一條長蛇和一隻雉雞正在嬉戲爭鬥。發現有人後,雉雞立刻展翅飛上九霄雲外,長蛇則化為一條光柱直衝天際。皇太極很是好奇,於是問身邊隨行的大臣:「這裡究竟是什麼地方,竟然能夠出現如此奇妙的幻像。」大臣回答:「此地在明朝時被稱作東牟山,老百姓叫它石嘴山。先王當年在此地與明軍曾經交戰,隨後又將此地命名為天柱山。 」
如此詳盡的一番解答,讓皇太極大為驚喜,隨即他腦子裡面萌生出了一個念頭,便道:「游龍戲鳳之地必為福地,想來乃是天造吉壤。而太祖也早有意願,他將此山命名為天柱,所謂的天柱乃是古代神話中的擎天柱。想必這一處吉壤作為太祖的萬年吉地,足可保我大清江山穩固、萬世不絕。」
據《盛京通志》記載:「福陵,近則渾河其前,輝山、興隆嶺峙其後,遠則發源長白,俯臨滄海,王氣所鐘也。」也就是說,福陵背靠輝山、興隆嶺,前臨渾河。(渾河古稱瀋水,山南水北為陽,瀋陽之名的意思即是在瀋水之北)按古代堪輿大師選擇陵址,「風水」要前有沼(河),後有靠(山)的標準,福陵確是一塊極佳的風水寶地。
清太祖努爾哈赤一生戎馬生涯,為大清建國奠定了基礎。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正應了龍脈之說,起於天池而終於奉天。努爾哈赤的成就和氣魄是很多帝王都不能企及的,他死後,子孫也把他葬在了奉天的旁邊,希望他用真龍天子的氣度守衛滿洲龍脈,永葆大清江山。
後來,清朝統治中國長達近三百年,不能不說也歸功於這條龍脈的庇護。清朝歷代皇帝深知這一點,因此下令封禁邊關,保護龍興之地。時至近代,清廷迫於壓力廢除柳條邊關,開發東北,此後幾十年內清朝便走至終點。所以,龍脈被擾之說,未必就是戲言。
節選自《帝國龍脈》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