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國經濟時,霍尼韋爾(Honeywell)高增長地區總裁兼首席執行長瀋達理(Shane Tedjarati)還是相當樂觀的,不過談到中國大型國企時,他頗有些微辭。
瀋達理週四在摩根大通(JP Morgan)舉行的吹風會上說,中國在扶持國有企業方面做得太過了。他說,中國的國企曾一度大幅虧損,如今少數幾家大國企影響力巨大,手裡現金充裕,這會對穩定產生負面效應。他說,中國政府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
瀋達理是霍尼韋爾「全球高增長地區」首席執行長。高增長地區這個叫法比較光鮮,其實就是指新興市場,而新興市場其實就是發展中國家。瀋達理的個人履歷顯示,他曾擔任德勤諮詢(Deloitte Consulting)大中華區總裁,與中國國企和跨國公司打交道,幫助它們制定並執行可在中國及海外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戰略。
瀋達理並不是一個看空中國的人。週一發表演講時,瀋達理尤其看好中國在城市化和節能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也不是對中國國企本身不滿。
瀋達理說,中國在1995年至2005年期間針對國企採取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他說,那段時間中國經歷了巨變,基本上從一個國有經濟體變成了一個以民營為主的經濟體,但在那之後就出了岔子。瀋達理說,2005年以後中國的國企政策開始反向而行,國企積聚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大。
西方跨國企業和政府一直在關注中國國企扮演的角色。很多西方評論人士認為,中國國企是政府提供的不公平補貼和低於成本融資的受益者。此外,中國國企還被看作是阻礙中國經濟改革的強大力量。世界銀行(World Bank)與中國政府智庫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今年2月份聯合發布的報告就建議,讓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來監管中國國企,而不是由政府官員來監管,這樣可確保國企在運營方面更有效率,並減少其政治色彩。
美國在各種貿易糾紛中以及在試圖制定亞太新貿易協定時一直把中國國企存在的不公平貿易做法當作攻擊目標。但近來有關中國的消息實在太多,先有薄熙來倒臺,後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所以美國方面的投訴並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等這些消息慢慢冷下來,估計就能聽到更多西方公司對於中國國企做法的抱怨之聲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