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民主(看中國配圖)
最近中國發生的幾件大事,促使人們又開始議論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民主改革。老百姓裡邊的意見比較一致,就是希望有美國或者歐洲那種議會民主。因為這種民主比較能夠保障平頭百姓的利益和權利。因為中國的特殊國情,老百姓不但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沒有選擇的權利。所以你問他們是什麼意見,回答是千奇百怪的。
我聽見了一些支持毛左派的老百姓的言論後,感覺他們支持毛左派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在他們對民主的前途感到渺茫的時候,即使大家一起貧窮的毛澤東時代,也好過現在的大資本統治下沒有基本的保障。
這就是那條孔夫子的基本定理所說明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個社會的大部分人並不想成為富翁。生活的基本保障是他們所首先需要的。特別是當一個社會曾經有過的一點點保障出現倒退,很多曾經有過的保障消失之後,人們的不滿情緒就會迅速高漲起來,進而發展成為憤怒,成為政治崩潰的火藥桶。
文革後期。當人們發現共產黨的領導使中國迅速走向落後的時候,這種相對於發達國家的落差造成的不滿,是毛澤東集團崩潰的根本原因。鄧小平把責任都推給四人幫之後,許諾會使國家富裕起來。老百姓擁護了鄧小平,因為毛澤東時代的平均主義,使老百姓誤以為國家富裕了就是老百姓富裕了。
現在絕大部分人都知道上當了。鄧小平設計的官僚資本主義模式,不是共同享受富裕的模式,反倒是一種犧牲窮人,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模式。一方面是少數人暴富,另一方面是大多數人的實際購買力收入沒有明顯的增加,同時丟掉了曾經享有的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和養老的保障,都在改革的旗幟下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富人,所謂的中產階級和佔大多數的窮人,對所謂的改革開放有不同感受的原因。
如何改變這種不公平的模式,已經是中國人討論和思考了多年的問題。現在唯一比較一致的結論,是只有民主制可以保障大多數人的公平。即使統治階級內部,也不得不向民主的意識形態作出妥協。於是就產生了什麼樣的民主的討論。
中國人沒見過真正的民主,只見過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那種所謂的大民主。那種大民主是和平均主義同時出現的。一些人就自然而然地把他們結合到了一起,認為民主就是回覆到毛澤東時代,而且需要一個毛澤東式的強人來領導。這就是毛左派在群眾中有一定基礎的原因。
毛左派的群眾大多數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在毛澤東時代比現在的處境好一些,是他們支持毛左派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不理解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只能帶來共同貧窮,而不能帶來共同富裕。這也是大多數人並不支持毛左派的原因。所以劉少奇的兒子為代表的一些人就推出了幾十年前就失敗了的新民主主義。
當然,現在所說的新民主主義不可能是幾十年前的內容,但和幾十年前有相似之處,這就是一黨獨大,多黨並存。按照他們的理想,就是日本自民黨的所謂民主模式。其他小黨只是一種民主的裝飾品。一黨獨大,黨內有派,也就是黨內民主也是一種有監督的政治,比現在的一黨專政好一些,也能解決很多緊迫的社會問題。
但是六十年前的新民主主義為什麼演變成了一黨專政呢?再擴大一些範圍,曾經的蘇聯共產黨也是有黨內民主,為什麼迅速演變成了一黨專政和獨裁呢?除了共產黨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壟斷的資本主義,或者也可以叫做社會主義。物質資源的壟斷,往往就是政治壟斷的基礎。近代的共產主義政權,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看另一個一黨獨大的例子,就是日本。他的一黨獨大之所以沒有演變成獨裁,除了經濟壟斷的財閥制度在美國的壓力下逐漸分散成為市場經濟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逐漸成熟的社會意識,越來越不能接受政治上的門閥制度。黨內有派演變成了黨的分裂,配角黨也開始爭奪領導權。這就是近年來日本政治民主化的動力來源。
中國幾千年來的自由市場經濟,使人們不太容易接受門閥制度。現在社會上對所謂的太子黨的反感就是證據。多年來民主理論的宣傳,也使得中國老百姓認識到了民主制度的重要性。日本式的門閥制度在中國根本就沒有市場。一黨獨大如果再次演變成為一黨獨裁,他的阻力比中共剛剛執政時要大得多,幾乎很難讓中國人再一次受騙了。所以新民主主義的設計,和毛澤東主義左派的設計,是五十步笑百步,沒有本質的區別,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各方都不會接受的設計。
以中國社會當前認識水平的成熟度來看,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只有所謂西方式的民主,也就是真正的民主制度。這種民主制度建立在自由市場經濟的基礎上,有獨立的司法制度輔助。是對人民的權利和利益構成實際保障的一種制度。在對共產黨的政治制度進行革命性改變的同時,現有的壟斷性的官僚資本主義制度也必須進行革命性的改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