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區的通州不得不學會如何忍受垃圾。在一個曾被耕地環繞的街區,一座遮蓋著柏油帆布的巨大垃圾填埋場,像一座綠色山峰一樣,矗立在公寓樓和工廠之間。
一位在附近開店的中年店主說:「北京每天的垃圾都運到這裡,怎麼會不難聞呢?」
垃圾處理是中國城市規劃者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過去十年間,中國中產階層崛起,每年經濟增長率達兩位數,也隨之產生了大量垃圾難以處理的問題。
雖然中國對多數垃圾——從食品殘餘到建築垃圾和塑料包裝等——都採取填埋的方法進行處理,但是隨著垃圾數量增長,決策者正在轉向焚燒的方式,儘管這引起了居民和環保組織的抗議。
在北神樹,住在垃圾填埋場周邊的多數是貧窮的外地農民工,他們住在那裡是因為房租便宜——一居室每個月只要800元人民幣(合127美元)。
北京城市擴張把垃圾問題帶到了居民的家門口。垃圾填埋場以前在城郊,許多農民工住在那裡,現在,隨著城市的無序擴張,這些垃圾場處在了城市中心地帶。
研究顯示,雖然中國人均產生的垃圾遠低於美國等國家,但是每年3億噸的總量卻穩居世界第一,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北京人口2000萬,每天產生23000噸垃圾,相當於9個奧運會游泳池注滿水的重量。過去幾十年間,隨著中國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增加的速度已達到人口增長率的兩倍。
即使在管理最好的北京等城市,政府也疲於應付日益增長的垃圾。北京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0年,北京市每天收集的垃圾平均超過處理能力3900噸。
被垃圾困擾的不單單是北京。紐約和倫敦等城市也得努力解決城市垃圾帶來的挑戰,但是隨著填埋場飽和,垃圾焚化爐又引起了環保抗議,這些城市也束手無策。
在北京,通州等地被遺忘的角落長年以來都是垃圾非法傾倒場所,結果被人們戲稱為「七環」(本來是指環繞北京的寬闊公路)。這些垃圾場引得媒體集體聲討,2010年北京政府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清理非法填埋場,修建新的垃圾處理設施。
通州農村路邊的一位司機指著路前方的一處空地說:「以前那裡有個特大的垃圾場,但是政府來人把垃圾都運走了。」現在這塊地上到處是塑料袋和建築垃圾,但是已經沒有傾倒的垃圾了。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China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Institute)總工程師徐海雲表示,儘管北京清理了很多垃圾場,但是中國農村的垃圾問題最為尖銳。
徐海雲指出:「在城市之外的廣大地區,依然沒有垃圾收集系統。隨著時間推移,垃圾引發的環保問題只會更加嚴重。」
大城市偏愛通過焚燒處理垃圾,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將建成約90座通過焚燒垃圾生產能源的垃圾處理廠。城市還投資開發更加有效利用垃圾填埋場的技術,如燃燒垃圾沼氣發電。
2010年北京只焚燒了10%的垃圾,政府計畫到2015年把這一比例提高到40%。目前北京正在建設亞洲最大的焚化爐。
垃圾處理公司表示,中國焚燒垃圾的熱情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在美國,批准建立新的垃圾焚燒廠非常困難。
卡萬塔能源(Covanta Energy)首席財務官桑吉夫•哈特里(Sanjiv Khattri)表示:「從政策的角度看,中國很了不起。中國政府為可再生能源設定了目標,對垃圾轉換能源的數量也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而且垃圾發電廠可以獲得補貼。」卡萬塔能源是一家跨國企業,在中國擁有四家垃圾發電廠的部分所有權。
對於很多生活受到垃圾影響的人來說,這些解決方案還遠遠不夠。學者警告,最佳的長期方案是減少城市產生的垃圾數量。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退休教授、垃圾問題專家聶永豐表示:「解決城市垃圾問題,必須考慮垃圾的減少、回收和管理,考慮從垃圾產生到處理的所有環節。只強調垃圾處理不能解決問題。」
不過對於通州的居民來說,或許有望獲得一點喘息的機會了。「我覺得這個垃圾場已經快滿了,」上文提到的店主說道。此時,一輛輛龐大的垃圾車載著晚上的一批垃圾,從她的店門口呼嘯而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