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康熙背字制錢(圖)
(網路圖片)
制錢是古錢的俗稱,是以銅為主要材料所鑄,由於其呈圓形中間有方孔,而被歷代文人戲稱為「孔方兄」、「孔方先生」;「往錢眼兒裡鑽」這句俗語和「銅臭」一詞,也由此而出。
各個朝代方孔圓形的制錢,後人對其有不同的稱呼,就我所擁有的而言,如「秦半兩」(始於秦始皇統一的幣制)、「漢五銖」(始自漢朝)、「周布泉」(北周所鑄)、「唐開元」(即「開元通寶」,唐朝所鑄)等等。
到了清朝,所鑄錢幣除正面有標明年號的「××通寶」(如「乾隆通寶」、「光緒通寶」等)字樣,其背面也鑄有標明造幣局所在地的滿文。
有所不同的是,順治年間,全國有十二個造幣的錢局,所鑄之錢,除正面為「順治通寶」字樣,其背面同時用滿文和漢字來表示造幣局所在的地方。
至康熙年間,全國增加了八個造幣局,雖說這二十個錢局在全國各省分布並不均衡,有的省未設,而有的省則有兩處(如山東省濟南、臨清,山西省太原、大同等);但所有造幣局均沿襲了在制錢的背面用滿、漢兩種文字同時標明的做法,後人將這種背面既有滿文、又有漢字的制錢加以濃縮,稱其為「背字」制錢。
不過,從雍正開始直至宣統,則取消了漢字,僅以滿文表示。
大約在民國初年,有錢幣收藏愛好者為了記憶方便,將這二十個表示造幣局所在地的字編成一首五言詩,並流傳至今:「同福寧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臨廣浙,陝桂臺雲漳。」
其中,「同」指山西大同,「福」為福建的福州,「寧」是寧夏,「東」指山東濟南,「江」指江蘇江寧(今南京);「宣」為何宣化(位於京張鐵路線上),「原」為山西太原,「蘇」為蘇州,「薊」是河北薊州,「昌」為江西南昌;「南」指湖南長沙,「河」指河南開封,「臨」指山東臨清,「廣」為廣州,「浙」指浙江杭州,「陝」指陝西西安,「桂」指廣西桂林,「臺」指臺灣,「雲」指雲南昆明,「漳」指福建漳州。
在九○年代中期集全這套幣的,當時,各個品類比較普通,只「漳」、「南」和「臺」字難以取得,這與當時的鑄幣數量和後來流通使用的範圍、渠道有關。隨著收藏者日漸增多,出現了缺者為貴的現象,如「南」字和「臺」字更是身價陡增,竟然漲到一、二百元,於是一些以假亂真的贗品也紛紛出籠,令收藏者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