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人的工資比你高?(圖)

古代中國人的工資並不低

 2012-01-12 13: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圖片)

又快到年底了,每年這個時候,有兩類人是比較糾結的:一類是要發工資、獎金的老闆,一類是打算辭職、跳槽者。如果穿越一下,換到過去,情形又是如何?

古代,這個時候也是一道關口,正因此才有「年關」的說法。當然那時的「年關」說的是農曆。因此,這個時候在古代卻非辭職的最佳的時間,與今天流行「年底走人」不一樣;而且,工資水平與現代也不同,並不比西方國家工薪階層低,甚至高出許多。

古代的月薪制始於哪個朝代?

現在實行年薪制,通常是對高工資的白領級別而言。其實,在中國古代相當長的時間裏,從當官的,到打長工的,主體實行的都是「年薪制」,儘管也有月薪。如果以現代的年薪制概念來理解,那時的中國人都是白領了。實際不然,年薪也分三六九等的。

那時的「年薪」並沒有現代工資的概念,民間多叫「工錢」,官方稱「年俸」。俸,當然是指俸祿,是有官宦之身者才能享受的,普通人叫口糧或工錢。中國古代時的「年薪制」是真正的年薪制,到年底才發呢,按年結算,給地主老財家打長工的無地農民也是這樣,要到過年時才能領到一年全部的勞動報酬。如果家中實在急需,手頭實在拮据怎麼辦?可以「支」,即臨時借點用用,到年底一併抵扣。

年薪發的是什麼?並非今天花花綠綠的鈔票,也不是黃金白銀,實行的是實物工資,一般發的都是粟、谷這類糧食,雖然也有發金、發銀的現象,但是很少見的。那時拿工資叫「吃皇糧」,「皇糧」一詞的產生便緣於工資發糧食的緣故。

據《群書治要》引崔寔《政論》文,一直到了東漢劉隆當皇帝的延平年(公元106年),才有「紅頭文件」形式的工資改革:發工資時可以發現金,但還不是全發錢,而是一半發貨幣工資,一半發實物工資,即所謂「半谷半錢」。這筆錢,叫「月錢」,是在年薪的基礎上,對工資發放方式的一種變通。

劉隆是中國歷史上出名的小皇帝之一,「享年」僅2歲,故稱「殤帝」,這樣的英明決策是當時的實際當權者——鄧太后作出的。中國女人有權了,就是與老爺們不一樣,大多能折騰出點花樣來,鄧太后當時做了一系列很好的改革,包括釋放後宮女人回家結婚嫁人,史學界習慣稱為「延平制」。

到了唐代,中國的工資改革中才出現全部用貨幣來發工資的形式,但大多數的單位和部門仍習慣發實物工資,當時的說法叫「職田年米」。一直到明代中期,實物工資才漸漸退為次,貨幣工資成為重要的選擇,受到工薪階層的歡迎。當時有的單位有時候是發金子,但絕大多數是用銀子來支付,稱為「月費」,後來改稱「柴薪銀」,現代的「薪金」、「薪水」等名詞,都是由此而來,此時仍以「年薪制」為主。

除了「年薪制」,中國古代也有「月薪制」。「月薪制」真正出現於何時?應始於南朝宋政權。別看人家宋政權是個偏居江南的小朝廷,但在布衣開國皇帝劉裕的領導下,該朝做了不少有利於本國人民的事和改革。劉裕三兒子劉義隆即位後(史稱「宋文帝」),繼承和推進了他老子的一套改革,連老百姓欠官府的稅租債款什麼的也不要了,一筆勾銷,即免去「通租宿債」,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擁護,因其年號叫元嘉,史稱「元嘉之治」。劉義隆當年也對工資制度進行了改革——「按月分俸」,這個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月薪制」的雛形,對中國工薪階層影響巨大。據《南史•阮長之傳》記載,宋政權實行「月薪制」的具體實行時間,是元嘉末年(公元450年左右)。

古代辭職一般選擇什麼時間?

別看這「年薪」與「月薪」僅一字之差,但可以解決好多因薪水發放引發的矛盾。如果辭職、升遷什麼的,用今天的流行語來說,就是跳槽了,這年薪制便是個麻煩,員工隨意跳槽很可能一年的工資都要泡湯。月薪相對就好辦多了,月結月清,清了走人,給勞動者的「跳槽」帶來了便利(現在不少建築工地上更先進,實行「日薪制」,干一天活拿一天的錢,當天結算,這更靈活了)。

為瞭解決「年薪制」帶來的問題,完善工資制度,各個朝代也會結合本朝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度的工資改革。如在辭職和跳槽的時間上,都會作出明確的規定。在南朝宋政權以前,辭職者結算工資時間一般以「芒種」為標準,相當於現在每年的6月5日、6月6日前後。如果在芒種前辭職,則其一年的工資(俸祿)悉歸後任和替崗者。現在流行的最佳辭職時間是年底,穿越一下說,如果放在古代,辭職者就虧大了,要白干半年。
到了唐代,則將結算時間固定在當時每年的5月5日。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進士封演的《封氏聞見記》(卷九)所記,「淮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職田」,說的就是這事情,即在5月5日以前上崗的,可領全年工資(職田米),否則便不可以。這樣,會算賬的便會趕在這日前辭去舊職,去新單位報到。據此可以看出,古人辭職最划算的時間在年中,而不是在現在流行的年底辭職。

當然,具體什麼時候辭職可以拿到全年工資,在中國古代會因行政區和地域的不同而有別。但是,雖然對辭職員工有明確的工資結算時間,辭職現像在中國古代並沒有現在這麼流行和常見,大多數員工根本就不會辭職,有崗位的就是「官家人」,「吃皇糧的」,那是一種身份和榮耀,能忍「十年寒窗苦」,圖的就是「有朝一日吃皇糧」,誰捨得下崗?除非逼迫的。

古代中國人工資也比西方低嗎?

中國古人不喜歡主動辭職的原因,除觀念上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待遇相對豐厚,並不比同時代的西方國家的工薪階層低,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現代中國工薪階層的薪水普遍低於發達的歐美國家,但從已故貨幣史研究專家彭信威的《中國貨幣史》一書中所引資料來看,在中國古代,在清乾隆年間以前,中國工薪階層的總體工資和生活收入與西方差距並不大,有的時代甚至高很多,即便是最底層的給地主老財打長工的「農民工」也是這樣,而且所得工資的實際購買力也遠遠強於那時的西方國家。

如公元前一二世紀時,羅馬收入較好的打工仔所得的工資,折算成購買力的話,可以買2公石到3.5公石小麥,羅馬士兵的津貼更低,可買1.2公石小麥。而據《九章算術》所記,「今有取保一歲價錢二千五百……」從此句中透露的信息來看,西漢時的「取保」這類普通職員的月工資大約是二百零八錢。

依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的換算,西漢時的1石大約相當於0.3425公石,這樣可以買到小麥3公石到4.2公石,粟3公石到4.7公石,或大米2公石到2公石8鬥。如果再直觀一點,依1石=27市斤來算,羅馬打工仔當年的月工資換算成小麥,約158至276斤,中國打工仔約237至331斤,可見,中國工薪階層的收入要高許多。

到了清康乾時,普通中國勞動者的工資和生活水平也不比西方發達國家差多少。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英國的普通農民工的工錢月薪是約合銀2兩7錢,有點技術的工人約4兩銀,從數字上看明顯高出中國人許多。但是,當時英國銀幣的實際份量嚴重不足,只有一半多一點,物價遠遠高於中國,實際所得工資和生活水平並不理想。

據麥考倫《英國史》記載,當時英國的平民大約88萬戶,其中一半每星期可以吃到兩次肉,其餘一星期最多吃一次,或者完全沒有吃;西方的主食之一麵包,當時平民並不能天天吃的,都是雜糧,這種生活水平與當時的中國普通人差別並不大。
當然,這樣的對比是相對的,不能用絕對的眼光來衡量。

来源:北京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