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愛丁堡,一踏進愛丁堡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歷史感和其濃重的英倫風情,由於在二戰時期被戰火摧殘過,使得整座城市的顏色是灰黑色,古老而又嚴肅,不僅僅是這些建築,哪怕是街燈,出租車等等一些現代化的東西都有著它獨特的歷史風格。
愛丁堡是蘇格蘭風情最為濃烈的城市,教堂,城堡在每一條街上都是,最著名的當然還是王子大街,盡頭便是愛丁堡城堡,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似一個瞭望海上的瞭望塔,同時又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至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點,沿著王子大街,便可走到英國皇室在愛丁堡的皇宮荷裡路德宮(Holyrood Palace) ,古樸雄壯,充滿歷史氣息。
愛丁堡大學:
愛丁堡大學與英國多數大學一樣都是沒有圍牆的大學,只有門牌號,門口寫著,愛丁堡大學,愛丁堡大學是有多個學院組成,商學院就是完全的現代化建築,平板玻璃,與整個愛丁堡城市差別很大;法律學院就是老的建築了;最為古老的還是人文學院,也是愛丁堡大學老牌專業。
約克
約克同樣也是一個歷史古城,與愛丁堡凝重的歷史感不同,約克則要活潑許多,城市雖小,但卻精緻,遺憾的是此次約克大教堂內正在舉行約克大學的畢業典禮,不對外開放。
倫敦
火車穿過森林、牧場,湖泊,然後來到英國最具現代的城市--倫敦,地鐵裡每個人都在有秩序的行走著,街道上人來人往,英國人似乎特別喜歡走路,從大本鐘到大學,跟著人群走過去,其實也並不算遠。
倫敦地區的大學有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幾棟樓組成,比如國王學院的倫敦校區就是一條馬路對面的兩棟樓,儘管沒有學校大門,但到處都會有標注,只要走過,是絕對不會錯過的。另外學生告訴我國王學院的食堂是倫敦地區大學內最好的食堂,看來國王學院的學生是有口福了。
亞非學院
亞非學院
帝國理工學院、亞非學院、威斯敏斯特大學、LSE與國王學院類似,一般都是一個學院一棟樓,比如LSE就是一棟商學院,一棟是社科學院,而帝國理工學院則是機械工和化學工程在一棟樓內。這些學校都沒有花園,只有街道,教學樓隔街相望。
威斯敏斯特大學
帝國理工學院
倫敦藝術大學
LSE
劍橋
與倫敦地區的大學相比,劍橋大學則要開闊的多,每一個四方建築中間便是草地,雄偉而大氣,伴隨著康河的靈動,整座學校嚴謹而朝氣。聞名遐邇的國王學院;底層空空如也的圖書光,據說是為了防止洪水,所以第一層沒有書籍和閱覽室;婚禮蛋糕房子上的老鷹,背對著國王學院,到底蘊藏著什麼故事;還有被牛津拒絕的查爾斯王子來到劍橋後的轟動,都是劍橋校園裡故事的焦點。坐在小船上遊覽劍橋,體味康河的柔波,撐桿的是一個17歲男孩,他向我講述著,他的將來,一定也要進劍橋,那是他的夢想和目標。
牛津
相比劍橋,牛津就更加的嚴肅,整座城市古老而又學術,牛津大學融合在牛津城內,與其說這是一所大學,也可說這是一座大學城,大學建築與城市建築相交而建,分不清哪些是人家,哪些是學校,學校和城市沒有明顯的界限,經過幾百年的沉澱,早已經融合了,走在街上,不經意在你身邊的就是牛津大學的教授。
溫莎
溫莎是典型的歐洲小鎮,安靜而又美麗,治安環境極好,生活便利,半小時就可到倫敦,英國最著名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就坐落在這個小鎮,沒有招牌式的大門,街道上一個小門,一群古老而又嚴肅的建築;沒有特別製作的花園,因為整座小鎮就如同一個花園,自然而美麗。
這些城市與城市,學校與學校之間最大的差別其實也就是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差別,從北到南。越來越現代化,倫敦的大學沒有校園的概念,教室更似辦公室,其實與國內的上海很想,都屬於與國際化的大都市;而在在蘇格蘭,更加原始,更加具有英倫的風情,大學也是一樣,在愛丁堡,學生上大課都是在大教室,類似於大教堂,而在英格蘭,更多的是小班授課,很少大課。學生如果想去英國文化,建議去蘇格蘭,只有在那裡,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原始英倫文化,蘇格蘭的歷史感更加的強烈,可能很多同學擔心口音問題,其實大可不必,我此次過去買東西,吃飯完全沒有覺得有多重的蘇格蘭口音,年輕人的口音其實並不是很明顯,可能只有年紀大的人,口音才會重一些,所以在校園內,口音幾乎不會成為學生的障礙。
此次在愛丁堡與中國的留學生有過一些交流,學生告訴我,在愛丁堡,儘管也有一些亞洲人的面孔,但是扎堆的情況還好,不是那麼嚴重,由於是商科,學習方式比較自主,作業量也非常的大,目前快要放聖誕節的假期了,大家都在趕論文。
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那邊的氣候和空氣,都說英國的空氣很養人,女生的皮膚超好。生活與國內也差別很大,白天的活動時間很少,街店很早就關門了,大多數的時候是晚上,早上9點多的時候,街上都沒人,剛開始不覺好奇人都在幹嘛呢?
聖誕將至英國的聖誕氣氛已經很濃了,要知道此時已是12月的上旬,聖誕樹都已掛滿彩帶,街上彩燈也亮了,摩天輪,旋轉木馬都已經在待命,其實最為受大家歡迎的還是各大商場的聖誕購物季的打折,放著聖誕歌曲,英國人已經在過聖誕節了。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探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