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的「兩種懷舊」(組圖)

 2011-10-19 04:3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日前曾撰文討論時下熱鬧的「兩種蛋糕論」,但筆者認為,今日流行於中國的兩種懷舊更值得探討。如果說「兩種蛋糕論」涉及中國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路線,而這兩種懷舊所涉及體現的恐怕就更為複雜深刻,關係中國未來整體的政治、文化,社會的轉型。


表演忠字舞(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八十年代的北京(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懷舊與現實批判

所謂「兩種懷舊」,是筆者的一個觀察,指當下各種思想爭論、文藝演出、回憶報導中,流溢瀰漫對毛主政時代和對八十年代的兩種不同指向的懷舊。

事實上,人們對以往的懷舊常常是反映著一種對現實的態度。歷史上,巨大變革的前夜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某種社會性懷舊。經歷過文革的許多人或許記得,還在文革後期,私底下對文革前十七年的某種懷舊就已經在各界瀰漫,體現了從上層到下層整個社會對毛的極端主義的厭倦和摒棄,傳達著人們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和以及試圖回歸一種相對理性化的社會生活的願望。是在那種懷舊中,文革的徹底破產和後來的改革開放的萌芽已經孕育。文革結束後,在「撥亂反正」的號召下,這種懷舊通過歌曲,電影,戲劇,文學,生活方式大規模浮出水面,沛然成潮,成為改革派推動改革開放的一種社會心理基礎。

不過很快,這種懷舊就淡去,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回到「十七年」,也逐漸認識到「十七年」與文革十年的內在關係,開始面對未來探索改革的道路,進而,對歷史的懷舊探尋也逐漸上溯到三、四十年代、「五四」時期。政治上,改革力量也隨之分裂、演變成不斷博弈的新的保守和改革勢力。

今日中國新一波懷舊的出現,表面上依舊是指向過去,事實上也都是面對未來,是以一種折射的方式反映出人們對當下的批判和對未來的某些嚮往,表達的是人們對這兩個時期所代表的不同的現代文明建設模式的偏好以及對中國政治改革、文化重建的某種期待。

兩種懷舊與政治、文化發展的方向

顯然, 對毛時代的懷舊是與當下的社會不公、貪污腐敗以及弱勢群體的無力感、被剝奪感有著直接的關係。「唱紅」中所表達的人們那種對樸素的理想精神的懷念,對一種單淳的平等的人際關係的嚮往,對當下道德缺失、金錢至上、物慾橫流、分配不公的一種厭棄,自然有其讓人理解的邏輯,也折射出大轉型時代處於規範失衡、變動不居的狀況中的人們尋找精神慰籍和某種確定的集體目標的心理。

不過需要指出,這種對毛時代尤其是對文革的懷舊中所傳遞的某種民粹甚至帶有法西斯主義色彩的心理正在中國暗潮洶湧地滾動,處理不好,很可能成為新的社會災難的動源。如,對精英的敵視,對以革命變革社會的方式的推崇,對強人權威的盲目膜拜,對暴力甚至是戰爭的熱衷,對絕對平均主義的讚美,道德純粹主義的訴求,……這些在中外近代歷史上屢屢重現並常以悲劇作結的現象,今日,在中國的背景下再次浮現,令人深思,讓人憂慮。

如果說, 對八十年代的懷舊,在尋找失落的理想這點上,與對毛時代的懷舊實有相似之處,但寄望的方向卻是大相逕庭。它試圖重拾八十年代被八九淹滅的那種激情、真誠和擔當, 檢討其中的缺失,延續那個時代因文革災難而確立的民主、自由、法治的理想和理性精神。從幾年前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的出版,到最近柳紅女士對那段歷史中改革者經歷的整理,各種相關論著、回憶、電視劇、文藝節目的出現,人們閑談中痛斥當下世事的某些污濁和猥瑣時常常提及的「我們八十年代那會兒……」的表述,都從不同的角度顯露出這種懷舊,並以某種對毛時代的懷舊的對立物而出現。

選擇歷史與歷史的選擇

「唱紅」等所象徵著的對毛時代的懷舊,雖尚未成為官方的主流政策,但因意識形態和執政合法性的原因,具有某種當然的正當性,且由於一些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而得以擴展。儘管主政者出於維護現行鄧路線的需要對此現象可能並不認可,但面對腐敗、社會不公、與代際替換相連的政治合法性資源弱化,執政者推出的一些救治做法如大肆黨慶、重溫革命歷史等,恰恰又給這種對毛時代的懷舊的氾濫提供了某種條件。而反之,無論內心他們對八十年代的看法究竟如何,出於對變革的恐懼,對政治改革的排斥,大體上來講,官方採取各種手段對有關八十年代的懷舊加以壓制也是必然的。

如果我們放大歷史觀察的線索,其實這兩種懷舊涉及貫穿近代中國交替出現的現代文明建設的不同藍圖及其實現路徑。無論其歷史的具體成因為何,不平衡的發展的結果常常導致革命和平均主義、民粹主義的潮流興起,但也會同時觸發強化制度改革、法制建設,落實民主的呼聲。限於篇幅,對歷史這裡就暫不評說。這裡只想指出一點,今天,如果說這兩種懷舊的出現在一點上具有共同的積極作用的話,那就是:它們在宣告現行路線行將終結,在推動歷史進行新的選擇。

往往,人們在選擇某段歷史作為參照時也就是同時在進行某種新的歷史選擇。下一步,中國人要選擇哪段歷史作為出發點再進行歷史選擇呢?受過文革災難洗禮的中國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願意拋棄改革開放帶來的一些自由和好處,認可對毛時代的懷舊(重慶電視黃金段紅色經典收視率潰敗或許已傳達了某種信息)以及對八十年代的懷舊最終能否衝破壓制重新成為下個十年的思想主流,這些,既可能取決於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矛盾的演變,也將取決於人們尤其是新一代執政集團的價值、理性和心理選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BC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