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發生在1947年2月28日,有電視所引用的影片則是國共內戰中1948年,發生在上海糾察隊員當街處決共產黨人的鏡頭。國共內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在上海會發生當街處決的情事?由於已是上個世紀上半葉發生的事,大家已經搞不清楚了?那麼就請看以下的解析。
兩次國共內戰
1927年至1937年間,為第一階段國共內戰,國民政府稱之為剿匪。自1930年開始,國民革命軍先後動用優勢兵力,對付共產黨位於江西、湖南的根據地,實行5次「圍剿」,迫使其自江西「首都」瑞金撤離,並轉移陣地至陝西延安。中共稱之為「兩萬五千里長征」,紅軍在這過程中損失慘重。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致使國民革命軍停止與紅軍作戰。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間,第二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華民國稱之為戡亂。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後撤往臺灣。
馬歇爾調停一舉消滅國軍180個師
雖然對日抗戰勝利,艱苦走過八年抗戰歲月的蔣介石政府,享受不到幾年的勝利果實,馬上得面對中國共產黨在蘇聯的支持下,全面掀起赤化中國的戰爭。1945年10月11日,毛澤東從重慶回到延安,第一件事就是部署軍事行動不讓蔣介石的軍隊進入東北。在東北的「引狼入室」,是美國出賣中國,締結〈雅爾達協定〉所種下的禍根。
1946年1月10日國民政府代表張群、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美國代表馬歇爾三人就停戰問題,進行了多次磋商。於1946年1月10日正式簽訂停戰協定。在馬歇爾的調停中,將國軍180個師以上的部隊撤銷解散,等於共產黨不費吹灰之力,一舉消滅了國軍180個師。另一方面,被解編的退伍軍人,生計立即成了問題,等於同時產生了180個師的「民怨」。
上海經濟管制
1948年8月至11月間,中華民國政府為解決因中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所引發的通貨膨脹等經濟困境,第一次根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在上海實施經濟管制。某電視臺〈二二八走過一甲子〉專題中所使用的畫面,就是這個時期國民黨軍隊(資深製作人陳君天先生說其實是糾察隊),槍殺囤積居奇的商人或共產黨人的畫面。
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役
1948年11月3日,中共軍隊正式進入瀋陽,共產黨全面控制中國東北。11月中爆發的徐蚌會戰(又稱淮海戰役),是國共內戰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役,此戰役成為國共最後的總決戰,國民黨最後敗陣。1949年1月21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宣布下野,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職務,重新開啟國共和談。
1949年4月23日中共軍隊攻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廣州。4月24日中共軍隊攻下國民黨在華北內陸控制的最後一個城市太原,國民黨部分守軍與政府官員因拒絕降給共產黨,於是集體自殺,中國國民黨方面稱之為「太原五百完人」。
「兩個中國」的形成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兩個中國」開始同時存在。10月15日中共軍隊攻陷廣州,國民政府再遷重慶,17日攻陷廈門,並對廈門外海的金門進行作戰,25日金門戰役國軍大捷,擊退進攻的中共軍隊。
11月中中共軍隊攻佔重慶,國府三遷成都。同年12月7日國府行政院電令遷守臺灣,臺北則成為臨時首都,12月8日至10日,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國民政府公務員及兩蔣紛紛離開成都飛抵臺北,國府宣告「大陸淪陷」。
從國共內戰到二二八事件
60年前的二二八事件,發生在抗戰勝利後的國共內戰期間。這幾年由於政治宣傳的緣故,將所有二二八的責任都指向國民黨,指向蔣介石,因而忽略了「臺灣共產黨」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當然緝私煙事件與臺共無關,但「臺共」利用了這個事件所引發的民怨、抗議、遊行,則是不爭的事實。
由於臺共首腦們在3月6日於臺中成立二七部隊,但後來被從基隆上岸的國軍21師所殲滅,從這個角度看來,二二八事件也可以視為國共內戰的一環,只是在過程中波及到許多無辜善良、包括外省人在內的臺灣民眾。請看以下的分析:
二二八事件的大致經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戰爭終結,臺灣全島充斥在一片回歸「祖國」的興奮心情中。國民政府以行政長官公署為最高單位,任命陳儀為首任長官。不僅綜理全臺政務,又可以發布署令,制定單行條例法規,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在握,儼然臺灣總督府的翻版。
1945年10月17日,國府接收臺灣,首批國軍抵達臺北車站時,只見「數萬臺北市民,雲集臺北車站前,各街頭所見歡迎牌門,紅綠七彩電光輝煌奪目」。10月25日,國民政府在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正式接受臺灣,因此這一天也被訂為「臺灣光復節」。
1947年2月27日,晚上7時,臺北市太平町天馬茶房附近發生緝煙血案,2名市民被擊斃。晚上9時,民眾群集警察總局、憲兵隊,要求嚴辦凶手。但警察極力敷衍推拖,數小時後,得知凶手已經從後門被放走了。民眾更加憤怒,決定第二天要遊行抗議。
2月28日中午,臺北市民眾請願抵行政長官公署,警衛以機關鎗射擊,造成死傷。下午,民眾聚集板橋車站,北上火車被阻。基隆市騷動,軍隊開槍鎮壓。
3月1日,臺中市召開市民大會,由臺共首腦謝雪紅主持,成立「人民政府」。3月2日,臺中民眾於臺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臺共領導謝雪紅被推舉為大會主席。會後民眾群起包圍市警局,並取走警察武器。謝雪紅等開始籌組武裝勢力,吸收許多前日軍退役軍人和學生加入。
3月5日,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委託美國駐臺灣總領事,轉致國府「萬勿派兵來臺」。但蔣介石已調派整編21師1團、憲兵1營開赴基隆。
3月6日,臺共二七部隊正式成立,名號由紀念2月27日的緝煙事件而起,由鐘逸人擔任部隊長。
3月8日,國府軍隊來臺鎮壓,許多臺灣民眾與社會菁英遭逮捕,不是被槍殺,就是被送入勞動營。事件發生後,軍隊的無情鎮壓與政府的清算,傷透了臺灣人民原本渴望回歸祖國懷抱的心,使得百花齊放般的臺灣政壇,頓時成為風中秋草,一片寂寥。
3月9日,陳儀宣布臺北、基隆自6時起戒嚴。國府軍隊第21師抵基隆,掃射臺北。3月10日,蔣介石發表臺灣事件談話,指共產黨煽動為二二八事件的原因之一。
3月16日,在與國民政府21師幾次交戰後,臺共二七部隊轉進埔裡山區,化整為零,於3月16日宣布解散。
3月20日,陳儀開始清鄉鎮壓。結果軍隊斂財搜刮、強捕濫殺,造成更大的禍害,在長達9個月的「清鄉」行動中,許多民眾被捕。
5月16日,第一任臺灣省主席魏道明抵臺就任視事,宣告解除戒嚴令,結束清鄉工作,停止薪、圖書、郵政檢查、各項交通管制一律廢除。
11月12日,臺共領導人謝雪紅在香港成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與中共領導的「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兩個地下組織,都是國民黨急於鎮壓的對象,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冤獄,都是由於為了肅清這兩個組織的黨羽而發生的。
陳儀對不起蔣介石
二二八事件當然是由於陳儀政府接收臺灣後的貪污腐敗,累積了大量的民怨,加上對突發事件的處置不當,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悲劇事件。不僅227緝煙事件中不應發生緝私人員槍擊民眾事件,二二八當天在長官公署前也不該有衛兵開槍掃射的事情發生。
對民眾掃射的發生,也正足以說明陳儀所領導的政府與部隊根本毫無紀律,目無百姓,所以習慣性的對人民為所欲為。沒有這兩件事情的發生,蔣介石也毋須派軍隊來臺平亂。所以追究起來,陳儀實在犯有瀆職罪嫌,為直接責任人,連累長官蔣介石也必須負起連帶責任。
二二八的「元凶」到底是誰?
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到當年的大環境中,國民黨蔣介石所領導的國軍,儘管在1945年取得八年對日抗戰的勝利,但並沒有真正享受到勝利帶來的果實,海峽兩岸反而在其後的數十年中,飽受各式各樣的悲劇。
被中共赤化後的中國,發生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特大浩劫」,而且這個浩劫從土改、工商改造、三反、五反、鎮反、百花齊放後的反右運動、大躍進造成的三年大飢荒、文革十年浩劫,死亡人數高達8,000萬人以上(228死亡人數約為18,000∼30,000),幾乎一半以上的中國人都曾遭受過共產黨直接與間接的迫害。
想想看,為什麼臺灣人民能倖免於經歷這場浩劫?因為日本人的威權統治,在1929與1931年兩次「臺共大檢肅」時,讓臺灣共產黨一蹶不振。因為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臺灣共產黨勢力被國民黨軍隊徹底殲滅。因為蔣介石領導的國軍在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炮戰中守住了臺灣,使得臺灣終究沒有成為「紅色中國」的一部分。
從臺灣人民的角度,也許有些人會想「文革」那些都是中國大陸的悲劇,與臺灣無關。其實不然,臺灣過去幾十年來白色恐怖中所留下的傷痕與悲劇,不也是中共「紅色恐怖」的因素所造成的嗎?
這些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也許各不相同,但卻都離不開一個共同的因素:共產黨的紅色恐怖!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背後就有共產黨的身影,臺共黨員謝雪紅、鐘逸人等在臺中所成立的「二七部隊」,就直接參與了二二八事件。
讓我們作一個歷史假設:如果蔣介石當年不是退守臺灣,而選擇退守海南島,或是在古寧頭戰役(1949)、八二三炮戰(1958)中,國民黨軍隊最後沒有守住臺灣,臺灣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那麼請問讀者諸君:造成數十年來海峽兩岸無數悲劇的真正「元凶」,究竟是誰呢?
奉勸全球華人社會的各黨派人士,我們的共同敵人,既不是泛藍,也不是泛綠,而是泛紅!60年來無數的恩恩怨怨、國仇家恨,其實都是「共產黨」這個幕前與幕後的「元凶」所造成的!不是嗎?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都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