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有尊道重德的文化傳統。孔子講「志於道,據於德」。士人學子都十分注重修身養德。《管子·君臣下》說:「道德定於上,則百姓化於下矣」。有道賢明的帝王君主講究以德治國、以德服人、以德化人。朝庭選拔人才,講究以德為先,德才兼備。人們對尊長的讚譽往往習慣稱之為德高望重。「百行以德為首。」(《世說新語》)「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各行各業都十分注重自己行業的職業道德的培養,師有師德,醫有醫德、商有商德,官有官德。當時社會普遍認為德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那麼,德到底是什麼呢?德其實是離不開道的,是道的內在要求和外在表現。「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德經》)。 道者德之原,德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經》通篇講的就是道和德,以及二者的關係。因此也有人將其分之為《道經》和《德經》。佛教中把德叫作善業。現在人所說的道德,專指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但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道德的根源,及道和德二者的關係。因此現在不少人認為認為德是一種虛幻的思想精神標準,道德是可有可無的,而且其標準是可以隨意變化的。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既然德是道的內在要求和外在表現,而「道者萬物之奧」,是宇宙的特性和規律,那麼德的有無、多少就是至關重要的。得道者昌,失道者亡。違背宇宙特性和規律就會受到宇宙規律的懲罰。而違背宇宙規律的思想行為就是失德的表現。順德則昌,逆德則亡。德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是實實在在的。這也就是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道理。
傳統文化對德這麼重視,德到底能起什麼作用呢?「德者,得也。」(《禮記·樂記》)有德則得,無德則不得。「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尚書·蔡仲之命》)《周易》中講「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中庸》)因此,有其德方有其財,有其德方有其官,有其德方有其名。「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道高龍虎伏,德高鬼神欽」。人的福祿壽禧都是與德有關係的,是用德交換來的。傳統文化中歷來講:「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認為在決定人的命運的諸多因素中,人的德是第一位的。因此,對於一個人來說,德是決定其人生幸福、事業成功與否的保證和基礎。正因為如此,人們通常有福德、功德的說法,把福各德、功和德連繫並稱。
「無德之人,妄求福祿,何以得來?」沒有德,即使是作乞丐要飯都要不來。無德之人即使通過什麼歪門邪道謀來錢財,因為不是其命中應有,僥倖得之,不僅不會受益,而且反招其害。無其德、損其德而獲其財、其官、其名,並非佳兆,必將招致奇禍。佛家理論講,如果這個人一點德都沒有,那麼百年之後,他就會形神全滅,連進入六道輪迴轉生的機會都沒有了。這個觀念在過去、在民間非常普及,有人家庭和睦、人丁興旺、官運亨通、財源茂盛、健康長壽,百姓往往評價說是:「人家積下德了,那是人家德性好換來的」。有人貧窮低賤、斷子絕孫,短命多災,百姓往往評價說是:「那人缺了德了,損了德了」。甚至把壞事叫「缺德事」,把壞人叫「缺德鬼」。現代人已經不懂得德的珍貴和積德、守德的重要性了,為求個人利益,當官發財,不去修身培德,而是一味地鑽研馭人術、騙人術,重術輕道、重術輕德,實在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南轅北轍啊。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德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