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遇難者家屬質疑官方死亡名單 當局一對一防家屬串聯(圖)

 2011-07-26 23:5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溫州列車相撞慘劇後,官方的善後處理引起眾多家屬不滿。有家屬星期二告訴本臺,工作組將家屬群體分割,防止相互商討賠償。該家屬還透露,他的兩位遇難親人,只有一人在官方公布的39人死亡名單中,指當局隱瞞。此外,網路流傳中宣部通知,要求媒體及網站不要做反思性報導。


圖片:死傷者家屬到市政府上訪,網友拍下特警車輛在一旁戒備。(新浪微博/記者喬龍)

「7.23」溫州列車相撞事故,至星期一造成39人死亡,近兩百人受傷,星期二,官方沒有最新死亡人數。當天,據報一名死者家屬獲賠50萬元。另一位遇難者家屬蘇先生告訴本臺,工作組提出了一口補償價,但不准家屬之間商量:「他說是每個人一口價,賠五十萬,他說有一個人談妥了(同意),但是我們這邊有兩個人(死亡),是兩父子關係,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記者:其它的家屬,他們是什麼態度?
蘇先生:其它的家屬,你說我們怎麼去聯繫,他們全部被隔離開了。就是「一對一」,根本不可能(接觸)我們家屬坐下來討論。沒有的,就是全部被隔離開來。」

據新華網報導,面對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溫州已有57個工作組24小時奮戰在接待死傷者家屬的一線。鹿城區已安排24家賓館作為家屬聯繫安置點,接待安置死傷者家屬。也有失蹤者家屬在網路發出尋人啟事,死者卓煌的家屬告訴記者,前一天得到死訊:「死亡了,已經死亡了」。
記者:多大年齡?
家屬:39歲了,還沒有處理(賠償)。
記者:聽說有人賠償五十萬,你們有沒有同意。
家屬:暫時還沒有。

蘇先生質疑當局不讓家屬們集體商量:「拒絕商量、集體做決定,還要問我們有什麼要求,現在不是光要賠錢,我們人都死了,錢還有什麼用,關鍵是這些人命到底是什麼原因,你要給我們說清楚,如果後續再有這種情況發生,還是人命,你給點錢就了事,你這樣太草率了。」

溫州平陽的蘇先生,其家人金顯眼和9歲的侄子金揚鐘證實遇難,但當局的死亡名單中,卻沒有金顯眼,他指當局隱瞞:「他們還在隱瞞,有很多死者家屬在等,現在他們報出來有多少人死亡?」
記者:39個人。
蘇先生:我昨天看了,39人還沒有我家人(金顯眼)的名字。

他抗議工作組七、八個人對付他,更透露當局開始只答應每名死者賠償17萬元,家屬聞言怒罵對方:「鐵道部是兩個人,溫州街道社區也安排一個組,接下來,我們那邊鎮政府一些領導過來」。
記者:有七、八人嗎?
蘇先生:有的,七、八個人有的。昨天他們都說賠17萬,一個人17萬,大家憤怒了,他們沒有誠意來談判,他就怕串聯,大家都想聯繫,所有的家屬都想討論。

紹興人楊峰,在事故中失去了妻子以及大姨、岳母、外甥,其中妻子陳碧懷有七個月身孕。他在媒體前控訴鐵道部早早宣布救援結束,並稱車廂內沒有生命跡象,但 20小時後在現場還發現一名兩歲女孩,他說,出事後的凌晨一點,他曾進入現場,見沒有人救援:「我第一時間爬上去,我太太就在這個下面,你們為什麼沒有人營救我們,為什麼當時就說已經死亡了,死亡了你也要把屍體給我抬出來,對不對?但是我作為家屬來講,我需要政府給我一個解釋,但是你們也看到了,三十多個小時政府才告訴我(家人)屍體找到了,你們原來幹什麼去了?」

此外,當局開始限制媒體報導撞車事故,網友流傳的中宣部通知要求: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各媒體要及時報導鐵道部發布的消息,要管好子報、子刊和網站,不要鏈接高鐵發展相關信息,不做反思性報導。要多報導感人事跡,如義務獻血和出租車司機不收錢等等,對事故原因不要挖掘,以權威部門的發布為準。

對此,廣西網路作家荊楚表示:「這中宣部的功能和新華社的功能,不是給公眾一個客觀的報導把這個事情交代清楚,(他們)就(是)想方設法來封殺網民的言論。當年希特勒的宣傳部也沒有這樣邪惡,這樣反動,這樣的反人類」。

他從一段視頻中看到,當局草率處理車廂殘骸,罔顧車內是否還有生還者,結果出現驚人的一幕,他說「真是太沒有人性了,這哪裡是人類社會啊!事故發生以後我現在不管責任怎麼樣,事故的原因是怎麼樣,起碼來說基本的國際通則或者是人類的同情心,就是首先要搶救這些困在車廂裡面的傷者、生還者。他們的鏟車把那個車廂從高架橋上扯下來,對那個車廂進行肢解,(肢解)車廂箱體的時候又發現了活著的小女孩,(這)不是在救人完全(是)在殺人」。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