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究竟是個啥形象

 2011-03-17 21: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國人吃苦耐勞、熱情好客、注重家庭、關心孩子……中國人也愛當官、追名人、愛虛榮、好面子、走關係、講攀比……中國人還好賭、沒公德、缺乏誠信、不團結……旅法藝術家高遠在與一位喜愛亞洲文化的歐洲朋友交流時,這位歐洲朋友對中國人做出了正、中、反三方面的評價。3月11日,高遠將這三方面的評價整理後搬上了博客。諸位看後是否覺得客觀呢?

正面:

1、中國人吃苦耐勞,尤其生活較苦的家庭,吃苦耐勞、意志堅韌的精神更為顯著。

2、注重家庭。中國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為個人生活,中國夫婦考慮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滿為不傷害孩子,仍選擇共同生活,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單親家庭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3、中國人比較講交情。開始時可能對你有防範,只要你入了圈子,他們就會對你真誠相待,把你當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國社會競爭激烈,家長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課也很重視文體美等素質,因為中國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國人各個好廚師。你要去中國人家裡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飯菜,外國人只有到中國才能吃到最純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從中國回來後,很多年仍對中國餐戀戀不忘。

中性:

1、中國人愛虛榮、好面子、講攀比。中國人與人交往的時候,一般先看對方穿戴,以貌取人。中國人愛炫耀,披金戴銀,不像西方社會看重個人舉止、修養和個性內涵。中國人愛面子,所有行為原則都能與「面子」掛鉤,有時候面子比生命還重要。中國人愛攀重,親戚朋友、鄰居同事互相之間明爭暗攀,攀比範圍包括工作、生活、學習,孩子等等,幾乎到了「無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國人愛當官,古代「學而優則仕」,現代做官更富優越感。當官能名利雙收,一個人當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幾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東西。所以中國人明爭暗鬥、你爭我奪,都為「當官」,中國人認為這是「人往高處走」,當官是一切價值的最高體現。

3、中國最崇拜名人。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國度,名人在中國的日子最好過,可以躺在過去的名聲上吃一輩子。不比西方社會名聲只代表過去,即便獲過諾貝爾獎而再無創造,就會被淘汰。想名人躺在過去的名聲上過好生活,好似痴人說夢。

4、中國人好客,但總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國人請你多了,不拿你當外人的時候,也就是要求你辦事了,中國人好客之外,總有個人目的。

5、中國人說話聲音大。這是外國人到中國最深的感觸之一,中國還把這個習慣帶到了國外。走在西方國家街頭,不用多問只聽他們說話就知道他們是哪個國家的,說話聲音最大的一群很定是中國人。

6、中國人各個會武術。受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影視作品的影響,絕大部分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各個是功夫高手,就像中國女孩以為老外各個腰纏萬貫的心態一樣。

7、法律觀念弱,遇事總認為關係可以疏通。遇到問題,中國人很多時候不是靠法律解決問題,而是通過人際關係疏通,認為這是「捷徑」,這是中國社會的獨有特色。

8、不愛鍛練身體。中國人最愛喝酒聚會,但最不愛鍛練身體,西方人十分注重勞逸結合,認為鍛練比吃喝還要重要,但中國人卻認為相反。

反面:

1、中國人好賭,賭博是中國全民喜愛的「運動」。只要有中國旅遊的地方必有賭場,或者是只要有賭場的地方肯定有中國人。中國社會各階層有錢的大賭,錢少的少賭,不賭的極少,中國社會「無賭不歡」。

2、中國人不熱心公益,不注重公德。中國對社會只知索取少有給予,中國社會富豪越來越多,有愛心的很少,熱心公益似乎是「傻瓜」的代名詞。中國人不注講公德,中國人(特別是城市裡的人),家中整理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但樓道、院子等公共場所卻雜亂不堪,毫無公德可言。

3、中國人缺乏誠信和社會責任感。他們只關心家庭、親屬、朋友同自己親近的人,對毫不相關的人自私冷酷,對其所受苦難不但漠不關心,有時還冷眼旁觀看笑話。誠信存在問題,很多去中國投資的外國人,假如無官方背景,常被搞得血本無歸。中國社會本身誠信度也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

4、中國人不團結,習慣勾心鬥角。中國人是最不團結的,哪怕到國外很多年的中國人仍存有這種惡習,一個公司裡最愛互相勾心鬥角的肯定是中國人,不團結現象給人印象不好。

5、中國人對老外恭敬,對自己人冷漠。外國人在中國一般能享受較好的待遇。當然,比如醫院掛號什麼的,也比本國人高很多。總起來說,他們一般不會像對待同胞一樣蠻橫。中國人對老外恭敬歸恭敬,該宰也照樣溫柔的「宰」你不商量。

来源:千龍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