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領袖歡迎埃及人民力量變天(圖)

埃及的「人民力量」起義行動推翻了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中東地區各國領袖今天對此表示歡迎,但都只把眼光鎖定開羅的情勢,對自己人民的不滿聲浪充耳不聞。

突尼西亞1月爆發「茉莉革命」,導致總統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下臺出亡,也引發埃及人民的反抗運動。埃及的抗議風潮持續18天,有上百萬民眾走上街頭示威,穆巴拉克終於在昨天下臺,結束30年統治。

伊拉克各方政治領袖剛擺脫多年血腥衝突,宣告採行民主政治。總理馬里奇(Nurial-Maliki)的辦公室表示,穆巴拉克遭推翻「朝正確方向踏出了一步,因為這回應了人民對變革的渴盼與意願」。

激進什葉派教士薩德(Moqtadaal-Sadr)的辦公室則發布聲明,對忽視人民的領導人提出直接的警告。聲明說:「埃及發生的事是個教訓,也實現了埃及人民的意願。他們為堅定不移、犧牲和團結立下了典範。」巴林佔人口多數的什葉派偶爾針對掌握統治權的少數遜尼派發動抗議。國營巴林新聞社(BNA)表示,巴林「確認支持和尊重埃及人民的選擇,以及對(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維持安全穩定與管理國事的能力有充分信心」。

葉門總統沙雷(Ali Abdallah Saleh)執政已長達32年,他的政府今天表示:「尊重如兄弟般的埃及人民的選擇與意願。」沙雷的長期統治不是葉門與埃及情勢唯一相似處。昨天穆巴拉克下臺後,葉門也有數千示威群眾湧入首都沙那(Sanaa)市中心廣場,慶祝穆巴拉克下臺,並要求沙雷也放棄權位。

不屬於阿拉伯國家的區域強國伊朗,以尖刻的眼神看著國外的情況,國會議長拉里加尼(Ali Larijani)發表聲明說:「突尼西亞和埃及的事件,對暴虐的領導人是記警鐘,他們多年來踐踏人民,忽視人民的真正需求,只顧維護自己的利益。」伊朗總統艾馬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2009年6月在大選贏得連任後,有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官方公布的開票結果,結果遭到當局鎮壓。儘管如此,伊朗對阿拉伯世界的起義事件仍表示支持。

以色列的反應比較審慎,政府官員認為目前時機「太重要了,難以立即對會有何結果作出結論」。他表示:「我們希望埃及和其鄰國的民主轉型順利進行。」約旦今天表示,希望埃及「迅速恢復平靜穩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