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陷入流動性惡性循環圈

2010年全年的貨幣數據面世了。統計顯示,去年貨幣供應量M1、M2的上漲很快,分別達到19.7%和21.2%。過去看到這樣的數據,一定應當認為是貨幣投放過多,但現在已經時過境遷了。

現在應當怎麼看?貨幣供應量偏多還是偏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監管條件變了。

2010年,銀監會不斷提高對銀行的監管條件,而每一次提高,都意味著銀行流動性相應地減少,但具體減少了多少?應當對應著怎樣的貨幣供應量?沒有經驗數據與之對應。所以,即便我們看到M1、M2漲幅都很大,也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去說明流動性很大。也就是說,在銀行監管條件已經發生變化前提下,判斷貨幣供應量是多是少需要重新認知,不可以繼續過往的經驗。

我們看到的另一個佐證是:央行基礎貨幣投放大幅增加。2009年,貨幣政策比2010年寬鬆得多,但基礎貨幣投放不過4000億元;2010年,這個數字變成了6381億元,居然比2009年還多2354億元。

至於貸款,7.95萬億元的新增量並不算寬裕。原因,第一,2009年估計有2萬多億元貸款空轉,這部分貸款今年在監管不斷強化、貸款條件不斷加高的前提下,2010年都該回位;第二,除去2多萬億元的貸款之外,2009年有效使用的貸款還有7萬多億元,把這部分新增貸款平移,2010年的新增貸款7.5萬億規模基本沒有增加;第三,數據顯示,2010年新增貸款7.95萬億元,鑒於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房屋價格都有10%左右的上漲,按可比價格計算,2010年真實的新增貸款只相當於2009年7.1萬億元,這說明,表面上看7.95萬億元新增貸款,但去除價格因素影響之後,新增貸款不是寬鬆,而是偏緊。

這也是我們一直擔心的,貸款增長必須反應價格的變化,如果價格大幅上漲,而貸款增量不能相應地增加,那即使看到貸款絕對數在增加,也不能認為企業資金寬裕。

實際上,現在影響銀行流動性的因素又增加了一個,地區安全。但現在看,這只是瞬間的影響。2010年12月,貨幣市場利率大幅飆升,從1.76%漲到2.92%,只是稍縱即逝的現象,而沒有持續。當然,不排除大型國有銀行先知先覺,拒絕拆出貨幣,從而引發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上漲。或者是兩項因素同時作用的結果。畢竟,貨幣市場利率幾天的時間從2%附近被拉高到6%附近,史所罕見,不像是國有銀行單方面作用的結果。

總體而言,中國已經進入流動性的「惡性循環圈」──加息引發「熱錢」流入,然後再提高「法定存准率」予以鎖定,引發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如此循環往復,陷入「先惹禍、再滅火」惡性循環圈。12月份加息,新增外匯佔款達到了4033億元,11月份是3190億元。這說明,中國加息對「熱錢」的吸引力依然巨大。10月份加息後,外匯佔款曾達5301.8億元,然後兩次上調「法定存准率」,那現在是不是又得至少一次上調「法定存准率」了?很像!因為,央行已經連續數週通過債券市場、通過央行到期淨投放貨幣了。人民幣繼續剛性升值。下一個輪迴也不會太遠。

本文留言

作者鈕文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