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學生學習能力冠全球(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0年12月7日推出2009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

上海中學生首次參加全球學習表現測試,即在不同環節名列前茅,超越平均表現在十年間有顯著進步的香港,分析報告指,上海已成為中國的教育樞紐,另有學者認為,香港則要改善學生校內差異加劇的情況。

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三年舉行一次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去年測試全球65個地區共47.5萬名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三方面的表現後發現,首次參加的上海,以閱讀能力平均分556分、數學能力600分及科學能力575分在三方面均位列榜首,顯著拋離香港學生。

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平均分為533分,全球排名第四位,較06年一屆少3分而微跌一級;數學及科學能力均位列全球第三,平均分數分別為555分及549分,分別較上一屆增加8及7分,顯示港生各方面的能力正平穩發展。

至於另一個首次參加測試的新加坡,成績亦直逼香港,其15歲學生的數學成績排第二、科學排第四、閱讀排第五。

計畫的分析報告指出,上海政府近年銳意發展普及教育,去年入讀高中學生比例達百分之九十七,學生大學畢業後可留在上海工作,吸引了全國最頂尖的學生移居上海,令當地成為中國的教育樞紐。

報告又透露,課堂以外,逾八成上海學生有上補習學校,學生水平遠遠超前其他地區,但這種以考試為主導的學習模式令學生壓力大增,學生亦缺乏學習自主權。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陳茂釗指出,上海專科專教,加上學生勤力,表現可以十分優異;日本學習院大學比較教育學教授諏訪哲郎指出,這應歸功於中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不過,負責進行香港調查的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何瑞珠則不願比較港滬學生,指上海首次參加測試,未有足夠數據分析原因,難以比較。

她指出,港生整體表現理想,原因是十年教育改革令港生能力有所提升,但部分政策如派位組別五轉三、融合教育等令學生校內差異增加,當局應加以改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