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用詞帶「潮」氣 網民「給力」熱爭議 (圖)


流行語‘給力’成黨報頭條標題 網友稱用錯了

 

【看中國訊】網路熱詞「給力」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11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標題《江蘇給力「文化強省」》讓不少人有些「意外」。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有中共黨的「喉舌」之稱的《人民日報》日前頭版頭條刊登題為《江蘇給力「文化強省」》一文。標題中網路流行詞「給力」讓許多網民和評論都認為《人民日報》是在有意改變刻板嚴肅的形象,親近網民, 貼近社會。

《人民日報》使用原本屬於網路語言的「給力」一詞是否預示著這份中國政府號稱發行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報紙要改變自己在讀者心目中刻板嚴肅的形象,中國自由詩人「獨立中文筆會」會員魯揚認為,那「不可能」:

「它這樣從一個詞上改變它對以往的面孔,這是不可能改變的。我認為這是個別記者或編排的炒作,並不能代表一個方向或者一種改變,這是一個偶爾為之的一個現象。畢竟《人民日報》是中共的喉舌,標準的喉舌。畢竟是一黨執政,通過一個詞來暗示什麼或者想說什麼?這個東西很有講究。」

中國北京資深媒體人士高瑜女士表示,《人民日報》在中國之所以成為發行量最大和覆蓋面最廣的報紙是因為中國政府強迫訂閱;《人民日報》的真正讀者只有寫稿的作者和指使作者寫稿的兩類人。高瑜表示,《人民日報》早已失去在中國民眾的影響力,「給力」一個網路時髦詞彙的使用也不會影響到民眾認為《人民日報》要「洗心革面」:

「哪位讀者會真正地拿起《人民日報》認真的閱讀?一個沒有讀者的報紙,它不管耍什麼花樣,別說搞什麼鵰蟲小技類的,用一些網路上的新鮮詞好像就能改變面孔了。一個報紙辦的沒有人看,那你還要談什麼影響力呢?」

除此之外,有語言學者認為,「給力」作為一個網路流行詞在中國社會中還沒有發展到「街知巷聞」的程度,使用起來要謹慎;如果要使用流行詞或方言做標題,應該盡量用已經被大家接受和熟知的。為此,詩人魯揚表示:

「總體語言包括報紙,這些報紙運用一些不準確的詞語,我認為這個不應該吧。不應該用這樣的詞。按照這個詞是屬於不誠實之說,在網友中自己生造的一個詞語,應該說自己生造的一個詞彙。」

圍繞語言層面問題, 許多網友的爭論的焦點集中在「給力」一詞是動詞還是形容詞,使用是否符合語法。《人民日報》對外的答覆是將「給力」用作動詞,遣詞造句沒有錯誤。為此, 高瑜戲謔地建議,如果執意使用「給力」這樣的新潮詞彙,《人民日報》應該請教一下中國當代作家、「玩弄」文字的高手王朔:

「不是說語言不能往前發展,但是現在《人民日報》你要想達到能夠用這種創新的語言來改變你的那種呆板的面孔,我認為,它最好向王朔去請教一下,讓王朔給它支點兒招兒。因為王朔絕對是成功的,他當時把那個黨文化簡直是橫掃啊。」

《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的一篇文章中使用「給力」一詞引發的爭議和評論仍在繼續。中國有評論希望,「給力」一詞的使用能使《人民日報》將來少一點「官腔」,多一點「民聲」,不要使另一網路流行語「神馬都是浮雲」在中國成為經典。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