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2025年世界大危機 (圖)


(Getty Images)

當今世界各種威脅不斷蔓延,新興大國各有自己的強硬主張。據韓國學者、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Chung Min Lee,以及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布的《展望2025年:全球情景推測》節選作出了2025年的情景推測,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世界大危機。

據路透報導,根據節選預測造成世界災難的原因很多,核恐怖主義襲擊的影響,以及可以導致全球大蕭條的國際經濟危機。

推測顯示,霍爾木茲海峽或馬六甲海峽附近發生政治危機,幷逐漸演化成一場災難性危機。嚴重依賴石油進口的經濟體,譬如日本、韓國和其它亞洲經濟體,將不得不依賴其有限的戰略石油儲備。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從而引發又一輪世界金融危機。

推測還談到,在當今世界,狹隘利益往往凌駕於可持續經濟增長之上。有三股力量較為明顯:民族國家力量減弱、國際機構效力崩潰以及替代權力源崛起。所謂替代權力源包括非政府機構、慈善人士、伊斯蘭組織乃至犯罪和恐怖網路等等。

推測認為,由於高通脹、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全球經濟將經歷長期減速,而因經濟滯脹而焦頭爛額的各國政府實在無力繼續推動全球化進程。各國緊張局勢,歐美失業率上升;好多國家發生騷亂;國與國之間發生戰爭;天災不斷。

推測還說到歐洲的緊張局勢。推測說,歐美失業率上升,法國各城市再度發生騷亂。北非的基地組織宣布採取新行動,以奪回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格拉納達發生髒彈襲擊,造成挪威遊客受傷,阿爾汗布拉宮遭損毀。

而因為受毀滅性颶風影響,孟加拉國十分之一的領土被海水淹沒,數百萬計的人面臨嚴重健康威脅。

推測說,由於世界大國未能聯手應對「氣候難民」這一狀況,數百萬計的難民仍在惡劣天氣中流離失所。

面臨世界大危機的爆發,如何避免?推測最後說,需要建立全球安全體制,最好地處理日趨複雜的跨國危機,避免世界性的災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