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有個叫李成的剃頭匠害了一身的膿瘡,他想到了田間地頭最易得到的、又具有吸濕性的甲骨片。他將它們碾成粉末,撒在膿瘡上,結果真的出現了奇蹟,不僅消了膿皰,而且那玩意兒還可以止血。李成多了心眼兒,將那些隨處可得的甲骨當做「龍骨」賣給藥店,其賺頭遠遠在替人剃頭之上。一開始,藥店老闆要求他將甲骨上的刻痕用刀刮去。可隨著「龍骨」身價的提升,供求越來越大,李成再也掩藏不住農民的狡黠,他不再將每一片甲骨上的刻痕刮乾淨了。
事物的發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1899年夏月,時任清朝國子監祭酒(相當於中央教育機構的最高長官)的金石家王懿榮拉肚子拉得很凶,屢治無效,後找到一位深諳醫道的老中醫開了方子,其中有味藥叫「龍骨」。家人火速將方子上的藥從附近的達仁堂如數「請」了回 來。王懿榮也許出於好奇,隨手拈出一片已經搗碎的「龍骨」,卻被嚇一跳——這龍骨上怎麼會有似文字一般的刻痕呢?他讓家人再去那家藥店買了若干「龍骨」, 發現有的已經被人削過,有的上面依然有許多類似於文字的刻痕。王懿榮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這刻痕十有八九是古代的一種文字,它不同於「籀」和「篆」。
病情尚未痊癒,王懿榮就滿京城地搜尋那些非同尋常的「龍骨」,並以每片二兩銀子的高價,把藥店所有刻有符號的「龍骨」全部買下。與此同時,他又請古董行的朋友們進行搜購,一共搜尋了1500多 片「龍骨」。在這些漸漸暗淡的龜甲獸骨上,王懿榮看到了「日」、「月」、「山」、「水」等像形文字,然後又找到了商代幾位國王的名字。至此,他進一步堅信這些甲骨上的刻痕就是古代的文字。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許多文人學士和古董商競相高價蒐集。大家心知肚明,那些甲骨的刻痕一旦被確認為古代文字,就意味著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又可向前推移,漸漸暗淡的甲骨曾經承載著中國歷史的輝煌與沈重。儘管後來的研究表明,那些甲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主要是古代人占卜的記錄,但字裡行間畢竟透視出歷史的風煙,甚至是皇權的重大舉措。
1900年7月,域外侵略軍兵臨城下,慈禧太后親率皇室倉皇逃遁,面臨如此「國欲破,家不存」之境地,王懿榮對家人說:「吾義不可苟生!」毅然決然服毒墜井而歿。而他所收藏的甲骨,大多歸好友劉鶚(《老殘遊記》作者劉鐵雲)保存。劉鶚承其遺志,使所藏甲骨增至5000餘片,並於1903年拓印《鐵雲藏龜》,將有關甲骨文資料首次公開出版,轟動海內外,從此開啟了一門獨特的學科:甲骨學。
甲骨文的發現證實了中國典籍《史記》等記載的商朝的存在,也讓後人相信《史記》等歷史文獻為信史。由此而進行了大規模的對夏王朝的考證,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大大地推前了一步。
有人發問,此前有多少「商代歷史」被病人吃進肚裡?而「商代歷史」又治癒了多少人的病痛?可以這樣認為,漢字(可能甲骨文之前還有更古老的漢字,暫且不論)是味藥,它不僅醫治了先民們肉體的病痛,更重要的是,它的誕生本身就醫治了人類的愚昧,使中華民族開啟了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智慧之門。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甲骨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