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券內幕交易先阻止官員當高管

內幕交易從來是證券市場的頑疾,尤其在中國這個初級市場。人們寄希望於監管層,不是苛求杜絕內幕交易,而是儘可能減少內幕交易產生的土壤,將現有的舉證倒置、保護普通投資投資者責任落到實處。

7月22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指出,打擊內幕交易,形成綜合防控內幕交易體系是當前證券監管執法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共受理案件線索121起,新增案件117起,其中涉及內幕交易59起,涉及市場操縱14起。做出行政處罰決定21份,涉及16家機構、133名個人。移送公安部案件18起,收繳罰沒款3233萬元,跨境執法協作44起。

成績不小,與內幕交易的龐大體量相比,相形見絀。不僅如此,我國懲處內幕交易未打到要害。中國的內幕交易有兩大特徵。

第一個特徵,邊嚴厲打擊,邊無意間培育內幕交易的土壤。

筆者曾經表示,資本市場層出不窮的重組、注資等拉長槓桿的遊戲,是不成熟市場內幕交易橫行的沃土。重組盛行市場的理由可以找出無數條,在台面下不外乎利用資本市場支付改革成本,地方政府想保住上市之殼,上市公司想快速提升業績,中間機構想通過重組獲得佣金,而投機性強的投資者通過重組獲得數倍暴利。重組、注資有天然溢價,重組注資層出不窮,培育出了一代代前仆後繼的追逐重組暴利的投資者。內幕交易層出不窮且屢禁不止,根源就在於中國證券市場的土壤毒性太強:前有殼管制,後有退市難,中間有各種利益博弈。

看看官員與上市公司的關係,就對懲處內幕交易的艱難瞭然於心。據統計,截至2009年末,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有768家聘請了前政府官員甚至現任官員作為公司高管。這些公司聘請的前官員總數達到1599人,佔A股全部3萬多名高管總人數的比重達到5%。從數量上看,國企是容納前官員的主要場所,佔比超過7成。另有34家公司的高管團隊中包括了23名前證監會官員。證監會工作人員李莉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原因就在於管理者確實擁有內幕交易的權利與信息便利。

近兩年,中國證券市場處於重組高峰期,圍繞重組的行業部委、國資委、地方政府、券商、審批者客觀上都處於同一利益鏈條。如果說一個漏洞還可以堵上,本身如同篩網,監管層要監管同級甚至上級部門,難於上青天。

當地上市公司的重組屢屢成為當地某些先知先覺者的盛宴。涉嫌高淳陶瓷股票內幕交易的南京市經委原主任劉寶春,非法獲利700多萬元。此案為全國首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足內幕交易的案件,於6月29日在南通市中院開審,算是治理內幕交易的一大成果。

證券市場查處內幕交易第二個特徵,打死老虎居多,活老虎極少。

比如中山公用的內幕交易案,在中山市市長李啟紅被「雙規」後才四處流傳;又比如紫金礦業有如此之多的違規記錄,竟然在證券市場巋然不動,直到最近因為某些原因走下神壇。查處總比不查處好,但查處死老虎,公眾將產生了揮之不去的疑問,監管層查處內幕交易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以吉林製藥為例,多次重組、減持均被質疑不公,有內幕交易嫌疑。2008年濱地鉀肥重組鬧劇無奈收場,年底98人聯名舉報董事長涉嫌內幕交易。本地資金炒作吉林製藥、通化金馬等本地股早就不是新聞。但吉林製藥就是能屹立不倒。

據此前調查,證監會長春證券監管特派員辦事處法規稽查處處長馮淑華曾任吉林製藥的獨立董事,在職期間,馮淑華的政府公職是「現擬離休」。人們有理由質疑,一位「現擬離休」的監管官員,在一家內幕交易傳聞層出不窮的上市公司中擔任獨董原因何在?有沒有起碼的迴避原則?監管者與上市公司的親密關係,對於上市公司的誠信是不是起到了負面效果?只要將相關上市公司一查到底,相信上市公司利益層能遏制一點貪念。

為了方便監管,我國實行舉證倒置原則,以目前的技術手段對於明顯的異常交易完全可以一查到底。2010年7月21日13時,皖能電力在1分鐘內發生詭異交易,2010年3月15日,一致藥業同樣發生了詭異交易,按照舉證倒置原則,投資者有理由懷疑存在內幕交易,當地監管局是否盡到了監管與告知的責任?

內幕交易兩大土壤,官員與上市公司之間的親密關係,政府主導下層出不窮的重組並購拆分遊戲,減少土壤的肥力,以民事賠償與舉證倒置法處理不規範的機構,內幕交易才可能下降。否則就會淪為官兵捉強盜的遊戲,強盜的存在成為官兵發財的理由。

本文留言

作者葉檀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