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四大銀行巨額不良資產讓誰買單?

 2010-07-14 14: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不良資產管理公司(AMC)轉型上市的預期,意味著得有人為資產管理公司未處置的壞賬粉飾和買單。

現在是挂賬,未來是納稅人或者投資人買單。

有媒體刊載劉東文章稱,十幾年前,四大銀行有1.4萬億元的不良資產。時至今日,AMC欠央行5739億元,欠四大國有商業銀行8200億元;除此之外,依然還有壞賬1萬多億元——如果有變化,那就是壞賬的數字更大了。

修飾AMC報表的工作正在進行。

通常的做法是債券延期。AMC欠四大銀行8200億,中國銀行6月30日發布公告稱,「本行接到財政部通知,本行持有的東方債券到期後延期10年,利率維持現有年息2.25%不變;財政部將繼續對本行持有的東方債券本息支付提供支持。」去年9月,建設銀行持有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2470億債券已率先獲延期10年。AMC欠央行5739億再貸款也將停息挂賬。一個問題是,AMC必須有盈利才能支付債息與本金,AMC的盈利從何而來?變賣不良資產嗎?經過十多年還沒有出手的資產恐怕早已沉沒。

在轉型中一馬當先的信達股份公司以「共管賬戶」拉開大幕。所謂共管就是公司與財政部設立賬戶,將未處理的2000多億不良資產剝離到共管賬戶,財政部以日後的盈利歸還欠款。財政部作為股東享有信達上市的紅利,以未來的分紅與所得稅歸還。財政部是政府部門,有預決算制約,如今別開生面,開發出股東功能,參與市場運作。當然,財政部是許多金融機構的大股東,參與市場運作並不是第一次。

建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使得中國四大銀行可以用乾淨的報表上市,但壞賬並未因為上市盈利而終結,反而越來越多,只不過壞賬的主人發生了變更。

既然是銀行上市獲利,為什麼不是銀行與AMC設立共同賬戶,自己的壞賬自己背,讓銀行瞭解基本的風險與收益原理,根本原因就是銀行揹負壞賬,根本無法獲得投資市場的認可,也就不可能成功上市。

現在這一招用到了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上。對於上市預期較為明確的信達,實行壞賬剝離術,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則將問題延後,等到市場出現轉機之後,再決定是轉型上市還是退出。無論哪一種辦法,壞賬如果無法解決,最終要由真實債權人承擔。或者是債券價格下跌,將真實壓力轉回到央行或者各家銀行手中,由銀行吃下數千億元的「次級債」——兜了一圈,十幾年之後,胡漢三又回來了。只是今非昔比,銀行的市值與財力不可同日而語,以十年的時間消化這些次級債綽綽有餘。

從銀行上市與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的上市預期可以看出,無論是銀行也好,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也好,財政部也好,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上市。如果沒有證券市場,中國的金融市場立足不穩。

央行持有的次級資產如何處置?還是挂賬。

這方面各國央行都有前科。美聯儲在次貸危機中實行了資產貨幣化,保守的歐洲央行也在主權債務危機中實行了部分劣質資產貨幣化。截至今年3月,美聯儲結束了1.25萬億美元的資產支持證券(ABS)購買計畫和1750億美元機構債券購買計畫。美聯儲購買抵押支持證券與GSE債券和國債,其實就是變相印錢補充流動性。據今年5月24日美聯儲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年報,2009年盈利總計534億美元。低價購買的資產在市場穩定出手後獲得了一定的回報,但這一回報是杯水車薪,美聯儲總資產變糟。

我國央行情況不佳,負債過多導致調控困難。從1999年到2008年,10年間央行總負債從39171.6億元增加到了207095.99億元,增長了428.69%。央行「儲備貨幣」快速增長的主要成因是「金融性公司存款」,從1999年的14728.5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92106.57億元,增長了525.36%,央行的準備金率調整向銀行支付的利率使央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如果央行再貸款等出現問題,對於央行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央行要平衡資產負債表,難道要祭起鑄幣稅的法寶?

金融板塊處於估值底部,但看好的分析師恐怕難以預料日後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從AMC到證券公司再到城商行,走的都是同一條路。如果沒有證券市場,中國的金融機構將會怎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