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劉向〈列女傳〉的編纂與女子形象

 2010-07-12 21: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劉向,生於西漢昭帝元鳳四年(西元前77年),卒於西漢哀帝建平元年(西元前6年),初名更生,字子政,年七十三歲。他本身的著作甚多,但現今流傳於 世的僅有《列女傳》、《說苑》與《新序》三書。基本上,他並未脫離漢代儒家的學術政治風範,故他的學問可以說是出於對王朝的關懷,同時也具有政治意圖。

劉向撰《列女傳》的目的,根據《漢書》的記載,即是為了「誡天子」而作。主要是因當時西漢成帝寵幸出身「賤微」衛婕妤與趙氏姊妹,使西漢陷入了嚴重的外 戚問題。劉向著此書的精神,即在抑制外戚與後宮的專橫,作為捍衛王教儒家政治道德的工具。

《列女傳》在體例上使用紀傳體的方式,在女性角色的選編上,將女性分為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辯通與孽嬖等七種形象。在這七項中,孽嬖一類被 歸入反面教材,作為女性行為的誡鑒,同時也呼應了上述劉向的著書動機。

就表面上來看,除了〈孽嬖傳〉之外,其他六篇中的女性表現都得 到劉向的認可。事實上,劉向雖不以其社會責任之實踐與否論其高低,卻以其成敗作為歸類分列的標準。而在這樣的人物採擇中,雖然顯示了女性在性別的分類下, 可以有多方面的出處選擇,其實仍是有所謂「禮義之大宗」作為最後的標的。

班昭《女誡》的女子規範
班昭,字惠班,約生於東漢光武帝二十五年(西元49年),卒於東漢安帝永寧元年(西元120年),年約七十餘歲。她曾為其父兄班彪、班固的作品《漢 書》補齊了〈八表〉、〈天文志〉,使《漢書》得以順利完成。另外也受到臨朝代理朝政的鄧太后賞識,以師傅之尊得以參與朝政,備受寵幸。此外,也因為她本人 的博學與德行,使她成為和帝時後宮女眷的導師。

班昭作《女誡》的動機是因為,在她年近六十,恐來日無多之際,有感「家中諸人方當適 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擔心她們會「失容它門,取恥宗族」,故著《女誡》七篇,作為他們日後出嫁的規範。所以說《女誡》原本應屬於類似「班家家訓」 的性質,但卻成為了往後千餘年中國婦女所必須遵守,且被後人奉為圭臬之作。

《女誡》主要是採取敘事體的方式,用告誡式的訓諭方式,將女性應該遵守的規則條列出來。一開始便開宗明義的點出女性應該被定位為「卑弱與刻苦耐勞」的 角色。同時,也揭示出後世對於「三從四德」的準則,在「三從」部分,如上述班昭撰寫《女誡》的動機,便不難猜測其強調是在「出嫁從夫」的部分;而在四德部 分,《女誡》延續早先《周禮•天官•內宰》所提,重新疏理了「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內涵。

在班昭的《女誡》中,女性在家族中要 採取「內靜」的形象來應對進退,並將生活重心置於家庭。雖然她對於女性具備「賢」仍感必要,但女性之賢是為了事夫而存在,即以劉向《列女傳》中的〈衛宣公 姜〉中女性參與太子廢立的例子,便超出班昭所訂的規範之外。

来源:歷史文化學習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