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班也有識別證──明清牙雕腰牌(圖)


明王忬象牙腰牌


清早期的「花神」牙牌


明晚期「攜琴訪友圖」牙牌


大汶口遺址出土「迴旋紋透雕像牙梳」

中國古代,腰牌為腰佩的裝飾物,也可用於信物之憑證。明清時期,有一種用於出入宮廷的象牙雕腰牌在臣吏中頗為盛行。後來,這種需常佩於腰間的牙牌甚至引起了文人雅士們的廣泛興趣,紛紛約請能工巧匠按照自我喜好和情趣定制各類花鳥祥獸和山水人物圖案的象牙牌佩挂於腰間,作為其裝飾物或賞玩品。

中國古代的帝王宮殿門禁森嚴,朝廷軍政臣吏、皇親國戚及當差行走即使可以出入也須持有出入證。腰牌便是中國古代官吏繫在腰間證明其身份,常用作出入宮廷備查的通行證。歷朝歷代腰牌的質地、款式、規格、銘文等雖有所區別,但 「通行證」、「身份證」作用卻是相同的。說到這腰牌,我國最早起源於夏商周時代的玉製「牙璋」(即戰爭時調兵遣將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 」,分別掌握在朝廷與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到了明清時期,經演化而來的腰牌,除用於臣吏官宦們出入朝廷作為「通行證」外,因由於文人雅士們作為護身或賞玩之物的風氣日漸興盛。腰牌的品種也不斷豐富,其材質除象牙牌外,犀角、玉、銅、木等各品類也各自彰顯其特色。

多年前,廣東省揭陽市有位收藏家鄭禮文先生,家藏有一件明代山東巡撫都御史王忬象牙腰牌,頗為稀有。此件腰牌為橢圓形,採用優質象牙牙心部分進行雕制,牌高6.3 厘米,逕5.6厘米,上有懈穿相對,中有圓孔作紐,以便繫帶。象牙腰牌雕制精細,具明式風尚。此腰牌為圓形,上有伏獸一對,正面為蟠龍圖,背面為大篆,字為「給監察御史王忬佩」。蟠龍圖案動態飛揚,首尾相連,充滿張力。此腰牌主人是明代臣吏王忬(1507-1560年),王忬是蘇州太倉人,嘉靖進士,曾任御史,此腰牌即為監察御史腰牌。有腰牌上所刻的「給監察御史王忬佩」字樣為證。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攻北京,王忬主持通州防務。三十一年赴浙閩提督軍名,用俞大猷、湯克寬等將領,屢破倭寇。旋改任薊遼總督,進右都御史。後被嚴嵩父子構陷致死。

王忬的牙雕腰牌是明清時期象牙牌的一個典型的類型。這種牙牌通常採用圓雕與淺浮雕工藝製作。這也為以後出現的各種深雕、淺刻以及漏雕工藝的牙牌提供了借鑒和思路。如有一件明代「 攜琴訪友圖」象牙牌,取牙心縱剖而成長方形,牙牌的頂部製成牛鼻穿孔以便佩挂。牌形方闊厚實,包漿溫潤,畫面採用減地淺浮雕。其雕工深峻,布局虛實相間,線條自然流暢,生動地展現了古代文人攜琴訪友的生活景象。又如一件清早期「花神」牙牌,則採用的是圓雕、漏雕和淺刻的多種工藝,這樣不但更豐富了牙雕牌的藝術手法,也極為精巧有緻地再現了古代花神在人們想像中那飄逸多姿的風采。

說到牙雕腰牌,就不得不簡略地說一下象牙雕工藝。牙雕是以動物的牙為材料彫刻的工藝品,其技法與竹、木彫刻大體相同。我國牙雕歷史源遠流長。原始社會時人們就懂得利用骨、角、牙製成彫刻品,1959年在山東寧陽縣大汶口遺址出土「迴旋紋透雕像牙梳」是大汶口時期工藝品的精品。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發掘的獸面紋嵌松石像牙杯,可證實我國早在商代就有了負責象牙雕的專業奴隸,技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唐宋時期,象牙製品達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如現藏上海博物館的鳥獸花卉紋鏤牙尺上纖巧的細刻,虛實分明、疏密相當,所刻花紋、鳥獸充滿生機,精妙美觀。明清時期,隨著竹、木彫刻藝術的高度發展,以象牙為材料的牙雕工藝也相應普遍發展起來。由於與南亞、非洲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象牙原料也隨之引進中國,以蘇州、廣州和北京為中心,我國各具特色的牙雕傳統工藝得以不斷地延伸和發展。

明、清時期,牙雕工藝有較大的發展。明代象牙彫刻的題材比較注重意境的表達。山水圖案中的人物,往往會被處理成貫穿其中的一種輪廓符號,而著力表現的主要是深遠幽靜的山川溝壑。到了清代,由於受西方藝術的影響,高浮雕技法逐漸成為時尚。這個時期的牙雕作品刀法硬朗、圖案緻密。製作工藝上還出現了象牙染色、鑲嵌珠寶;甚至進行拉絲處理,用拉出來細絲編織成涼席。這些巧奪天工的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的製作水平。清代象牙進口增多,為牙雕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設有牙雕作坊,專為宮廷彫刻像牙器具,並從江蘇、廣州召募優秀匠師施天章、陳祖章、黃振效等進宮。清代牙雕繼承了明代的傳統,已經逐步走向小品彫刻。象牙、犀角製成的筆筒、筆架、硯臺、墨盒、墨床、鎮紙以及文具盒、印盒、畫軸、畫托,是當時上流社會比較常見的工藝珍品。它的工藝多以文人故事、花鳥圖案、吉祥紋飾為裝飾題材,散發出濃郁的文人氣息,在技藝上也有不少創新之處。清代牙雕創製的大量精美小件陳設和實用器具,也富有想像力,品種、題材比明代豐富。

明清時期的牙雕小品堪稱一絕,而牙雕腰牌,則是這一類牙雕小品中的翹楚。實際上,象牙牌的出現應該是受其玉琱牌子的影響。明代最具影響力的玉牌「子岡牌」,將中國琢玉中的小品工藝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也凝聚了玉琱工藝中各種琢玉手藝的精華。同樣可以看出,這小小一塊象牙腰牌,可以通過手藝人諸如圓雕、淺浮雕、薄地陽文、漏雕等各種彫刻手法來製作。使牙牌呈現出或古雅渾樸,或玲瓏有緻、或生動暢朗的風貌。明清時期的牙雕牌子,其形制以橢圓形和長方形居多,但也有少量的隨形製品,這與玉琱牌子的形制也大體相近。由於牙牌都是小巧玲瓏之物,製作成後供官宦和文人雅士隨身使用、賞玩。故而在製作中其工藝既要講究精巧有緻,也要注重大氣渾樸的文化氣息。使人在常年隨身賞玩中感覺其意蘊無窮,玩味不盡。

在當今收藏界,明清時期的象牙牌十分受寵。筆者曾粗略地查閱了數十份歷年來各大藝術品拍賣公司的雜項拍賣資料,發現上拍的明清時期象牙牌的精品佳作並不多見,即便有一些,這類不過火柴盒大小的牙牌起拍價都要數萬元。如果說要按材料來計算價格,而比這牙牌要大數十倍的其他象牙類工藝品,其價格也不過如此。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一件真正的藝術品,其價值的高低最終還是取決於其手藝和思想的創造力,而並非材料的貴賤與多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