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零成交」或成常態

在前一階段的「零開盤」之後,最近諸多開發商嘗到了「零成交」的苦澀滋味。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數字顯示,北京6月前半月共有12個樓盤取得預售許可證,新增商品房房源為4788套,但一套都未能簽約銷售。另據統計,前半月商品住宅銷售榜排名前20的樓盤中,九成項目成交套數低於50套,更多樓盤成交僅為個位或乾脆交白卷。

資料顯示,12個新樓盤中,共有5個住宅項目,合計供應住宅1147套,擬銷售均價為2.5萬至4萬元/平方米。另外7個取得預售證的樓盤是寫字樓與商業項目。而根據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簽約情況,到前天下午尚未有一套售出。

另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顯示,6月份前半月,在商品住宅銷售前20排行榜中,僅有兩個項目成交量超過100套,且都位於郊區,其餘18個項目成交量均低於50套。「銷售榜排名前20位的個別樓盤成交量還在個位數,多數沒有進入榜單的項目基本處於零成交的狀態。」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分析師馮大豐表示。

截至昨天,北京市可售期房套數為112491套,可售房屋面積為14480280平方米;其中住宅套數為58786套;未簽約現房為175046套,未簽約面積為17870008平方米,其中住宅套數為30857套。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當期的供需比甚至超過了8比1,說明供應量出現了明顯過剩,「一面是調控重壓之下,成交量的大幅下挫,一方是開發企業推盤熱情的相對高漲,而且根據建委的預售管理規定,入市項目也不得不一次性推出全部取證房源,從而導致近期樓市量增價縮」。此外,新增房源戶型呈現出了明顯的縮小之勢,像首開智慧社、潤楓欣尚的套均供應面積都在70平方米以下,相應套數增加,供過於求的態勢更為明顯。

據悉,成交大幅下降,資金回籠不暢,給開發商帶來的壓力正在開始顯現。雖然他們普遍採取了減少新開工面積、減緩在建項目的施工速度、不去拿地等措施,但償付土地款、銀行貸款、債券和其他借款、施工款、設施款的壓力,仍是現實的問題。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齊凡認為,如果沒有新的調控政策出臺,深圳或將於7月中上旬形成第一輪區域性的降價潮,之後北京、上海以及全國性的降價潮就會出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