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曾被認為是"惡日" 看古人怎樣"驅邪"


古代人一直很重視在端午節驅邪求平安。(資料圖片)

轉眼間端午節又要來臨,古時候的人們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惡日,隨著時間推移,至今仍然流傳和保存了許多在端午這天驅邪、解毒、求平安的習俗,比如飲雄黃酒……世易時移,現代人該如何在這一天「辟邪」祈福?記者採訪了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許雪兒,聽她來細述「驅邪」方法,如感興趣您不妨試試。

端午在古代被認為是「惡日」

農曆五月對應地支中的「巳」、「午」、「未」三月五行屬火。「巳」是火的出生狀態,「午」是火的極盛狀態,「未」是火的衰幕狀態。火氣到了極盛的狀態,也就是陽氣達到了極盛狀態,就會物極必反,陰氣開始產生。

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可見,古人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因此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每逢節氣轉換前後之際,氣場最不穩定,易使人心浮動,官非凶災四起,病菌雜處最易出事,會影響到個人的運程。

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端,至此陰氣開始產生,並逐漸增強,是陽氣強盛的頂峰,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而周易中的泰卦是正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陽)。到了五月初五時,開始「泰極否來」,所以,古人很重視這個轉變,而且要通過一些方法來除陰氣、辟邪、收斂、養晦,除去不祥之氣。

古代人過端午驅邪方法

1、將艾草插在門口,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

2、淘米水放入幾滴風油精洗淨拖把,將宅內地面打掃乾淨,衛生、醒腦、防蚊蟲。

3、取午時(11:00—13:00)水用器皿裝好,放到神臺24小時後,子山午向(坐北朝南)將器皿中的水放到午方(正南)窗下助財,放入坤方(西南)催文昌利腦利思考。

4、將葫蘆各放入震方(東屋)、干方(西北屋)鎮宅化煞,利子、利老人健康。

本文留言

作者老北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